• 蔥姜酒

      【配方】生姜、蔥白各30g,食鹽6g,白酒15mL。   【制法】將前三味搗爛如糊狀,入白酒調和均勻,用紗布包好。備用。   【功效】疏散風寒。   【主治】小兒風寒感冒。   【用法】外用:取上藥酒包塗搽小兒前胸、後背、手心、腳心、腋下、肘窩等處、各塗搽1遍後讓小兒靜臥。   【附記】引自《民間百病良方》。驗之臨床,確有良效。

  • 血管瘤搽劑

      【配方】太子參、黃芩、赤芍、毛慈菇、金銀花、五倍子、白及、苦參、花椒、七葉一枝花各6g,白芥子、桃仁、紅花、大戟、硼砂、辰砂、芫花、蛇床子、蒼耳子、木鱉子(去毛)各3g,冰片15g,麝香0.3g,大黃4.5g,膽礬1g,羊兒草、獨一味各9g,馬齒苋12g,白酒350mL。   【制法】將前二十七味共研為粗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3日後即可取用

  • 紫杉酒

      【配方】紫杉莖皮1000g,黃酒2500mL。   【制法】將上藥洗淨,切碎,置容器中,加入黃酒,密封,浸泡7日後,過濾去渣,即成。   【功效】抗癌。   【主治】白血病和一切腫瘤。   【用法】口服:每次服10mL,日服2次。   【附記】引自《民間百病良方》。

  • 鳗魚酒

      【配方】鳗魚500g,黃酒500mL。   【制法】將鳗魚去內髒,洗淨,置沙鍋中,加入黃酒和水500mL,用文火炖至熟爛,加少許食鹽,即成。   【功效】補虛損,活血止血。   【主治】白血病便血,兼消瘦、低熱等。   【用法】口服:蘸醋隨量食用。   【附記】引自《民間百病良方》。

  • 冰砂酊

      【配方】朱砂、乳香、沒藥各15g,冰片30g,米制白酒500mL。   【制法】將前四味共研細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日後,經沉澱後,每取少量澄清液裝於小瓶內,備用。   【功效】拔毒消腫,通絡止痛。   【主治】癌腫疼痛。   【用法】外用:用消毒棉簽或毛筆蘸藥液外搽疼痛處皮膚上,待干後,再重復搽3~4遍即可。   【附記】引自《新中醫》

  • 止痛搽劑

      【配方】硼砂10g,枯礬15g,冰片45g,95%乙醇500mL。   【制法】先將冰片溶化於乙醇內,後再投入硼砂、枯礬,混合後即可外用(放置時間越久則效果越好)。   【功效】理氣,通淤,止痛。   【主治】晚期癌瘤疼痛。   【用法】外用:在癌瘤引起之疼痛部位搽用。每日應用次數視病情而定。   【附記】引自《千家妙方·;下》。應用於食管

  • 香蓼子酒

      【配方】蓼子(水紅花子)60g,麝香15g,阿魏、急性子、大黃各15g,9g,巴豆10粒,白酒500mL。   【制法】將前六味搗碎,同白酒一起納入豬膀胱內,扎口,7日後即可外用。   【功效】活血化淤,散結止痛。   【主治】癌瘤疼痛劇烈之時。   【用法】外用:外敷痛處,痛止停藥。   【附記】引自《癌瘤中醫防治研究》。

  • 山蜂酒

      【配方】山蜂窩(大者)1枚,麝香少許,白酒適量。   【制法】將山蜂窩燒存性,與麝香同研末,用白酒調至稀糊狀,密封7日後即可。   【功效】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牙痛。   【用法】外用:取酒含漱片刻,即吐,不可咽。   【附記】引自《普濟方》。

  • 大黃槐角酊

      【配方】大黃、槐角各等份,80%乙醇適量。   【制法】將前兩味共研細末,以80%乙醇(應高出藥層2~3cm)浸泡48小時後,過濾即得。   【功效】收斂消炎,活血生肌。   【主治】燒傷。   【用法】外用:創面先以0.01%新潔爾滅液消毒,清除創面(如已塗油質物質,應先以汽油拭除),剪破水疱,排出滲液,淺二度創面疱皮可不除,如深二度或淺二度疱皮已移

  • 防治凍傷酒

      【配方】紅花、干姜各18g,附子(制)12g,徐長卿15g,肉桂9g,60度白酒1000mL。   【制法】將前五味搗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後即可取用。   【功效】溫經散寒,活血通絡。   【主治】預防凍瘡。   【用法】口服:每次服8-15mL,日服2~4次。於嚴寒季節服,1料即可。   【附記】引自《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 通草酒

      【配方】通草適量,酒曲。   【制法】取通草煎汁,按常法釀酒。   【功效】瀉肺通經,除水腫癃閉。   【主治】金瘡及小出血,水腫癃閉。   【用法】口服:隨量飲之,不醉為度。   【附記】引自《普濟方》。

  • 調氣益胃酒

      【來源】山東中醫雜志   【配方】柴胡9g,黃芪30g,葛根18g,黨參15g,枳實15g,茯苓12g,白術12g,白芍12g,山藥30g,生麥芽20g,桂枝6g,炙甘草6g。   【制法】上藥碾成粗末,用白酒1000ml浸泡,2周後去藥渣過濾即得。   【用法】口服。每次20ml,每日2次。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利濕。   【主治】胃下垂。  

  • 補中益氣酒

      【來源】《脾胃論》   【配方】黃芪36g,白術18g,陳皮12g,黨參24g,當歸6g,柴胡12g,升麻12g,炙甘草18g。   【制法】上藥碾成粗粒,用白酒1000ml浸泡,2周後去藥渣,過濾即得。   【用法】口服。每次20ml,每日2次。   【功效】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胃下垂。   【附記】胃下垂患者臨床常見脘腹痞滿,食後墜痛

  • 疏肝健胃酒

      【來源】湖南中醫學院學報   【配方】百合30g,柴胡20g,明黨參20g,山藥20g,當歸20g,郁金20g,烏藥20g,烏梅20g,赤芍20g,甘松10g,甘草12g。   【制法】上藥打成粗末,用白酒1000ml浸泡2周,去藥渣過濾即得。   【用法】口服。每次20ml,每日2~3次。   【功效】疏肝健胃,活血養陰,行氣止痛。   【主治】慢性

  • 姜氏經驗方藥酒

      【來源】《中醫疑難病方藥手冊》   【配方】白芍30g,沙參18g,石斛18g,天花粉18g,玉竹18g,麥冬18g,大麻仁18g,佛手片18g,川楝子18g,烏梅12g,白豆蔻12g,甘草12g。   【制法】上藥打成粗末,用白酒1500ml浸泡2周後,去藥渣過濾即得。   【用法】口服。每次20ml,每日2~3次。   【功效】養胃陰,緩攣急,行氣

  • 石斛養胃酒

      【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配方】玉竹30g,石斛36g,麥冬45g,山楂30g,蒲公英45g。   【制法】將上述藥物打碎成粗末,用紗布袋裝,扎口,用白酒1500ml浸泡封口,2周後開封,將藥袋取出壓搾取液,與藥酒混合即成。   【用法】口服。每次20ml,每日3次。3個月為1個療程。   【功效】養陰清熱,健脾和胃。   【主治】萎縮性胃炎

  • 胃友酒

      【來源】中醫雜志   【配方】黃芪60g,肉桂20g,吳茱萸20g,枳殼20g,姜黃20g,川芎20g,紅花20g,桃仁20g,丹參60g,三稜20g,莪術20g,甘草12g。   【制法】上藥打碎成粗粒,用白酒1500ml浸泡2周,去藥渣過濾即成。   【用法】口服。每次20ml,每日2~3次。3個月為1個療程。   【功效】溫中補氣,化瘀止痛。  

  • 黃芪公英酒

      【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配方】黃芪30g,蒲公英20g,百合20g,烏藥10g,白芍20g,甘草10g,丹參20g,炒神曲10g,炒山楂10g,炒麥芽10g。   【制法】上述藥物用白酒1500ml浸泡2周後,去藥渣過濾即成。   【用法】口服。每次20ml,每日2~3次。   【功效】益氣活血,和胃解毒,緩急止痛。   【主治】慢性淺表性

  • 黃芪建中酒

      【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配方】黃芪90g,白芍90g,桂枝45g,炙甘草30g,生姜45g,大棗20枚,饴糖150g。   【制法】上藥用白酒1500ml浸泡30分鐘後,小火加溫約30分鐘,待冷卻後密封容器,14天後啟封,去藥渣過濾即得,加饴糖攪勻,裝瓶待用。   【用法】口服。每次20ml,每日2次。   【功效】溫中補氣,和裡緩急。  

  • 黨參蒲公英酒

      【來源】經驗方   【配方】黨參50g,丹參50g,蒲公英80g。   【制法】上藥裝紗布袋,扎口,用黃酒1000ml浸泡30分鐘後,用小火加溫30分鐘,待涼後加入50度白酒500ml,密封容器,7天後取出藥袋,壓搾取汁,與藥酒合並,過濾裝瓶即成。   【用法】溫飲。每次20ml,每日2~3次。   【功效】益氣活血,清熱解毒。   【主治】慢性胃炎、

  • 平胃酒

      【來源】陝西中醫   【配方】枸杞子、山藥、大棗各200g,砂仁、麥芽、山楂各100g,肉豆蔻、小茴香、干姜、雞內金各50g,炒陳皮80g。   【制法】取40度白酒3000ml,將大棗去核,與上藥烘干,共研細末,放砂鍋內加酒熱浸30分鐘,溫度保持在65~70℃,待涼後過濾,殘渣加酒再浸20分鐘後過濾,合並濾液,加入蜂蜜100g,攪拌溶化,過濾裝瓶。

  • 凍瘡川烏酒

      【來源】四川中醫   【配方】川烏、草烏、樟腦各30g,紅花20g,桂枝15g。   【制法】上藥共為粗末,裝入廣口瓶中,加入白酒,以淹沒藥物一指為度,1周後即可主治。   【用法】外用。先用手按摩患處皮膚,使之發熱,再蘸藥酒反復揉搓,每次5~10分鐘,每日2~3次。   【功效】溫經活血,祛寒止痛。   【主治】凍瘡紅腫,瘙癢未潰。   【宜忌】本品

  • 紅靈酒

      【來源】中醫外治雜志   【配方】生當歸60g,紅花30g,花椒30g,肉桂60g,樟腦15g,細辛15g,干姜30g。   【制法】當歸、干姜、肉桂切薄片,細辛研細末,將諸藥裝入紗布口袋,扎口,置陶瓷用95%乙醇1000ml浸泡7天後備用。   【用法】外用。每E1用藥棉蘸藥酒在患處揉擦2~3次,每次揉擦10~20分鐘。凍瘡潰後揉擦患處上部及四周皮膚

  • 烏芎酒

      【來源】長春中醫學院學報   【配方】草烏、川芎、紫草各30g。   【制法】將上述中藥用60%乙醇500ml浸泡20日後過濾。每100ml濾液加10ml甘油,攪拌均勻,裝入噴霧瓶內備用。   【用法】外用。將裝藥酒的噴霧瓶對瘡面進行噴霧,每日噴數次;或用藥用紗布浸藥液後外敷瘡面。   【功效】溫經活血,止痛消腫。   【主治】糖尿病足環疽症。   【

  • 白花丹參酒

      【來源】《治療與保健藥酒》   【配方】白花丹參25~50g。   【制法】將白花丹參曬干,切碎或制成粗末,用52度白酒500ml浸泡15日,制成5%~10%的藥酒,備用。   【用法】口服;每次20~30ml,每日3次。   【功效】化瘀通絡,止痛。   【主治】立栓閉塞性詠管炎,中醫辨證屬氣滯血瘀型。   【宜忌】組織壞死型屬濕熱型或熱毒型者不宜用

  • 通脈管藥酒

      【來源】廣西衛生   【配方】走碼胎50g,重樓50g,當歸尾50g,桑寄生50g,威靈仙50g,牛膝25g,桂枝25g,紅花25g,桃仁25g,皂角刺25g,乳香15g,沒藥15g,黃芪25g,黨參25g。   【制法】上藥用桂林三花酒2500~3000ml浸泡3周後,即可飲用。   【用法】口服。每次20~100ml,每日4~6次,以不醉為度。7天

  • 黃馬酒

      【來源】實用中醫藥雜志   【配方】黃連60g,生馬錢子120g。   【制法】黃連研成粗粒、生馬錢子打碎,用75%乙醇或50度以上白酒5000ml浸泡,1周後使用。   【用法】用適量黃馬酒浸濕紗布外敷在局部創面上(以一晝夜紗布轉干為度),每日換藥一次,必要時夜間可局部浸濕一次以鎮痛。   【功效】清熱瀉火,解毒鎮痛。   【主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 王不留行酒

      【來源】《本草匯言》   【配方】王不留行50g,蒲公英25g,瓜蒌仁25g,當歸尾15g。   【制法】王不留行用中火炒爆裂,瓜蒌仁打碎。將上述藥物置瓦罐中,倒入黃酒250ml,煎煮至100ml,過濾去渣,備用。   【用法】口服。上述為1日劑量,每次約30ml,早、中、晚3次溫服。   【功效】通乳散結。   【主治】乳癰初起,症見乳汁不通,乳房腫

  • 金銀花酒

      【來源】《瘍醫大全》。   【配方】金銀花50g,甘草10g。   【制法】將上藥用水500ml,煎取半碗,再兌入白酒150ml,略煎,均分三份,備用。   【用法】口服。早、中、晚各服l份,症狀重者每天服2劑。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瘡腫、癰疽初起。   【附記】金銀花,對引起皮膚感染的常見病原菌一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具有較好

  • 神仙一醉忍冬酒

      【來源】《瘍醫大全》   【配方】忍冬籐30g,蒲公英30g,制沒藥6g。制乳香6g,雄黃6g。   【制法】將上藥用瓷瓶盛裝,加白酒500ml,封固,在鍋中隔水煮1小時,再加白蜜120g、生蔥七根,再煮2~3分鐘,去藥渣待用。   【用法】口服。每次10~30ml,每日2次。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瘡瘍腫痛不止。   【宜忌】

Total 1184 篇文章  FirstPage PreviousPage NextPage LastPage CurrentPage:3/40  30篇文章/Page  GoTo Page: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