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一】
【配方】血竭100克,紅花100克,樟腦50克,高良姜200克,荜茇250克,細辛100克,白芥子100克,冰片50克,生地黃100克,生乳香50克,沒藥50克,鵝不食草150克,50度以上白酒5000毫升。
【制法】將上藥混勻,置容器內,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日後即可啟用。
【功效】祛風散寒,化淤通絡。
【主治】尾骨痛。
【用法】外用。取與壓痛范圍大小相同的紗布塊,用紫金酒浸透後,貼敷於尾骨部,紗布塊四周用衣服覆蓋。用紅外線燈對准紗布塊照射治療,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0次為1個療程。
【附記】引自《中醫正骨》。李同生經驗方。屢用效佳。
【配方二】
【來源】《種福堂公選良方》
【配方】肉桂、明乳香、沒藥、廣木香、羊踯躅、羌活各15克,川芎、延胡索、紫荊皮、五加皮、牡丹皮、郁金、烏藥各30克。
【制法】上藥共研粗末,入紗布袋,扎口,置瓷壇或玻璃瓶中,用白酒1000毫升浸泡,密封7日後開啟,藥袋壓搾取液,與浸酒混合,過濾即得。
【用法】口服。每次10~20毫升,每日2次。
【功效】活血定痛,舒筋通絡。
【主治】一切風氣,跌打損傷,寒濕疝氣,血滯氣凝。
【宜忌】孕婦慎用。每次飲用不可過量。
【附記】羊踯躅,即鬧羊花根(《本草綱目拾遺》),為杜鵑花科植物羊踯躅的根。有驅風除濕、消腫止痛功能,常用於跌打損傷、瘀滯腫痛,或風寒濕痺,肢節疼痛。但本品有毒,不可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