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一】
【配方】馬錢子、木鱉子、白芥子、五靈脂、穿山甲、川烏、草烏、南星、牙皂各30克,生狼毒120克,大戟、甘遂、肉桂、於姜、麻黃、各15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將前十五味搗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一周後即可取用。
【功效】解毒,祛寒,除濕,通經。
【主治】因寒濕、痰凝、陰毒所致的陰疽證,如脈管炎等。
【用法】外用:未潰陰疽,將此藥酒調其藥敷患處;已潰陰疽,將此藥酒浸紗布條入瘡口內。每日換藥1次。
【附記】引自《上海中醫藥雜志》。驗之臨床,確有良效。
【配方二】
【來源】上海中醫藥雜志
【配方】【配方一】馬錢子、木鱉子、白芥子、五靈脂、穿山甲、川烏、草烏、南星、牙皂各30克,生狼毒120克,大戟、甘遂、肉桂、干姜、麻黃各15克。
【制法】將處方一藥物用白酒1000毫升浸泡1個月,過濾去渣,裝瓶備用。將處方二硫黃研細,與荞面、麥面混合均勻,備用。
【用法】外用。治未潰陰疽,將藥酒調處方二藥粉,敷患處;治已潰陰疽,將消毒紗布條浸藥酒後塞入瘡口內。每日1次。
【功效】解毒,祛寒,除濕,滌痰,通絡。
【主治】因寒濕、痰凝、陰毒所致的陰疽。
【宜忌】本品有毒,謹防入口。
【附記】陰疽,一般指發於深部肌肉筋骨間的瘡腫,如骨髓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