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鑒定 >> 山楂的鑒別方法

山楂的鑒別方法

  【鑒定中藥材名山楂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薔薇科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Bge.或山裡紅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的干燥果實。

  【藥材歷史考證】山楂又名赤爪木、棠球子。其始載本草《新修本草》雲:“赤爪木味苦,寒,無毒,主水痢,風頭身癢。生平陸,所在有之。實味酸,冷,無毒。汁服主水痢,……小樹生,高五六尺。葉似香葇,子似虎掌爪,大如小林檎,赤色。出山南申、安、隨等州。”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與現今山楂屬(crataegus)植物相近。《本草圖經》曰:“棠毬子生滁州。三月開白花,隨便結實,其味酢而澀,采無時。彼土人用治痢疾及腰痛皆效。”並附有“滁州棠球子”圖。據以上本草所述的產地和形態考證,應為現今的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etZucc.。李時珍曰:“赤爪、棠棟、山楂,一物也。古方罕用,故唐本雖有赤爪,後人不知即此也。自丹溪朱氏始著山楂之功,而後遂為要藥。其類有二種,皆生山中。一種小者,山人呼為棠機子、茅楂、猴楂,可人藥用。樹高數尺,葉有五尖,桠間有刺。三月開五出小白花。實有赤、黃二色,肥者如小林檎,小者如指頭,九月乃熟,小兒采而賣之。閩人取熟者去皮核,搗和糖、蜜,作為楂糕,以充果物。其核狀如牽牛子,黑色,甚尖。一種大者,山人呼為羊機子。樹高丈余,花、葉皆同,但實稍大而色黃綠,皮澀肉虛為異爾。初甚酸澀,經霜乃可食。功應相同,而采藥者不收。”根據以上李時珍所述考證,其中“小者”為現今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et Zucc.,而“大者”則為山楂屬(Crataegus)另一種植物。

  【植物形態鑒定

  1.山楂:落葉喬木,高達6m,樹皮粗糙,暗灰色或灰褐色;刺長約1~2cm,有時無刺;小枝圓柱形,當年生枝紫褐色,無毛或近於無毛,疏生皮孔,老枝灰褐色。葉互生或簇生於短枝上;葉片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稀菱狀卵形,長5~10cm,寬4~7.5cm,頂端短漸尖,基部截形至寬楔形,通常兩側各有3~5羽狀深裂片,裂片卵狀披針形或帶形,頂端短漸尖,邊緣有尖銳稀疏不規則重鋸齒,上面暗綠色,有光澤,下面沿葉脈疏被短柔毛或在脈腋有髯毛,側脈6~10對,有的達到裂片先端,有的達到裂片分裂處;葉柄長2~6cm,無毛;托葉草質,鐮形,邊緣有鋸齒。傘房花序具多花,直徑4~6cm;花梗長4~7mm;苞片膜質,線狀披針形,長6~8mm,早落;花直徑約1.5cm;萼筒鐘狀,長4~5mm,外面密被灰白色柔毛;萼片5,三角狀卵形至披針形,約與萼筒等長;花瓣5,倒卵形或近圓形,白色,長7~8mm,寬5~6mm;雄蕊20,短於花瓣,花藥粉紅色;花柱3~5,基部被柔毛,柱頭頭狀。梨果近球形或梨形,直徑1~1.5cm,深紅色,有淺色斑點,小核3~5,外面稍具稜,內面兩側平滑;萼片脫落很遲,先端留一圓形深窪。花期5~6月,果期9~10月。

  2.山裡紅:與山楂主要區別特征:果形較大,直徑可達2.5cm,深亮紅色;葉片大,分裂較淺;植株生長茂盛。

  【藥材性狀鑒定

  1.山裡紅:果實近球形,直徑1~2.5cm。表面鮮紅色至紫紅色,有光澤,密布灰白色的斑點,頂端有宿存花萼,基部有果柄殘痕。商品常加工成縱切或橫切片,厚2~8mm,多卷曲或皺縮不平。果肉厚,深黃色至淺棕色,切面可見淺黃色種子3~5粒,有的已脫落。質堅硬。氣微清香,味酸微甜。以片大、皮紅、肉厚者為佳。

  2.山楂:果實類球形,直徑1~1.5cm。表面深紅色,有小斑點,頂端有宿存花萼,基部有細長果柄。質較硬。氣微清香,味酸微甜。

  【藥材顯微鑒定】果實橫切面:

  1.山裡紅:外果皮細胞1列,類方形,外被角質層,胞腔含棕紅色色素,排列整齊;中果皮極厚,全為薄壁組織,外側(外果皮下)有1~2列含有棕色色素的薄壁細胞,其內側廣大中果皮薄壁組織中含多數澱粉粒、少數草酸鈣簇晶,並有縱橫的維管束散在;澱粉粒極小,類圓形或類三角形,直徑4~8um,臍點多呈“一”字形,單粒或2~3個分粒組成的復粒;草酸鈣簇晶直徑20~28um。

  2.山楂:中果皮薄壁組織有多數石細胞散在,石細胞類圓形,少數呈不規則形,直徑60~100um,壁厚薄不一,壁孔及孔溝明顯;並有草酸鈣簇晶散在,草酸鈣簇晶直徑12~20um。

  【生境分布】山楂生於山坡林邊或灌木叢中;分布於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山西、內蒙古、陝西、河南、江蘇、山東等省區。山裡紅一般是用山楂為砧木嫁接繁殖,產地與山楂相同。

  【采集加工】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切片,干燥。

  【飲片炮制

  1.山楂:除去雜質及脫落的果核。

  2.炒山楂:取淨山楂,照清炒法炒至色變深。

  3.焦山楂:取淨山楂,照清炒法炒至表面焦褐色,內部黃褐色。

  【性能功用】酸、甘,微溫。歸脾經胃經肝經。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用於肉食積滯,胃脘脹滿,瀉痢腹痛,瘀血經閉,產後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導滯作用增強。用於肉食積滯,瀉痢不爽。內服:9~12g,水煎服。

  【附注

  1.置通風干燥處貯藏,防蛀。

  2.南山楂為薔薇科植物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實。產於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其藥材性狀特征:呈類球形,直徑8~14mm,有的壓成餅狀。表面棕色至棕紅色,並有細密的皺紋,頂端凹陷,有花萼殘跡,基部有果梗或已脫落。質硬,果肉薄。氣微,味微酸澀。藥材顯微鑒定特征:中果皮外側4~5列細胞,壁稍厚,內含草酸鈣簇晶及方晶,直徑8~20um,內側的中果皮薄壁組織中,有多數淡黃色石細胞散在,石細胞類圓形、長圓形,直徑40~100um,壁孔及孔溝明顯。有行氣散瘀、收斂止瀉的功能,可用於治療瀉痢腹痛,瘀血經閉,產後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脂血症。內服常用量為9~12g。

  以上3種山楂原植物分類檢索表:

  1.葉片羽狀深裂,側脈有的伸至裂片先端,有的伸至裂片分裂處。

   2.葉片較小,有3~5羽狀深裂片;梨果直徑1~1.5cm……………………………………………山楂

   2.葉片較大,有5~9羽狀裂片,僅下面1對裂片較深;梨果直徑達2.5cm ……………………山裡紅

  1.葉片3~7羽狀淺裂,裂片分裂處無側脈;果實直徑1~1.2cm;葉柄兩側有葉翼………………野山楂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