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中藥材名】川楝子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楝科植物川楝 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實。本植物與楝近緣而相近,主產於四川,其果實入藥,名川楝子。其果實成熟時外表呈金黃色,懸生於樹枝上,形似小鈴,故名金鈴子。
【藥材歷史考證】川楝子,原名楝實。其始載本草為《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雲:“生荊山山谷。”《本草圖經》曰:“今處處有之,以蜀川者為佳。木高丈余,葉密如槐而長。三四月開花,紅紫色,芬香滿庭間。實如彈丸,生青熟黃。十二月采實。”並附有“簡州楝子”和“梓州楝實”圖。簡州,在今四川簡陽;梓州,在今四川三台縣。李時珍曰:“楝長甚速,三五年即可作椽。其子正如圓棗,以川中者為良。”根據以上本草圖文考證,其主流品種與現今藥用川楝子相符。《本草圖經》所述“今處處有之”者,也包含有同屬植物楝Melia azedarach L.。
【植物形態鑒定】落葉喬木,高達10m以上。樹皮灰褐色,小枝灰黃色,幼枝部分密被星狀鱗片。二回奇數羽狀復葉互生,有小葉5~11片,小葉片卵形或狹卵形,長4~7cm,寬2~3.5cm,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圓形,兩側常不對稱,全緣或少有疏鋸齒;總葉柄長5~12cm。聚傘狀圓錐花序腋生,密被短毛及星狀毛;花淡紫色,直徑6~8mm;萼片與花瓣均為5~6;雄蕊10~12,花絲連合成筒;雌蕊1,子房上位,6~8室。核果近球形,直徑可達3cm,黃色或黃棕色,內果皮堅硬木質,有6~8稜。種子扁平,長橢圓形,黑色。花期3~4月,果期9~11月。
【藥材性狀鑒定】本品呈類球形,直徑2~3.2cm。表面金黃色至棕黃色,微有光澤,少數凹陷或皺縮,具深棕色小點。頂端有花柱殘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質,與果肉間常成空隙,果肉松軟,淡黃色,遇水潤濕顯黏性。果核球形或卵圓形,質堅硬,兩端平截,有6~8條縱稜,內分6~8室,每室含黑棕色長圓形的種子1粒。氣特異,味酸、苦。
【藥材顯微鑒定】果皮橫切面:外果皮細胞類方形,外被厚角質層。中果皮主為薄壁細胞,內含澱粉粒,有的含草酸鈣簇晶,直徑約16um;分泌細胞圓形或橢圓形,長85~197um,寬40~127um;內側散布有細小維管束。內果皮主要為纖維,亦分布有石細胞,靠近中果皮的纖維多縱向排列,內側的纖維多橫向排列;晶纖維含晶細胞,壁呈不均勻增厚,常數個相連,胞腔內含草酸鈣稜晶,少數含簇晶。粉末特征:黃棕色。①內果皮纖維及晶纖維成束,常上下層交錯排列或排列不整齊。纖維長短不一,稍彎曲,末端鈍圓,直徑9~36um。壁極厚,有的不規則縱裂成須束狀,孔溝不明顯,有的胞腔含黃棕色顆粒狀物;含晶細胞壁厚薄不一,木化,含方晶,少數含簇晶。②果皮石細胞不規則長條形或長多角形,有瘤狀突起或鈍圓短分枝,彎曲呈S形,有的石細胞類圓形、類長圓形,直徑14~54um,長約至150um,壁厚9~13um,孔溝較稀而短,胞腔細窄,每一短分枝細胞呈星狀;也有石細胞壁稍厚,胞腔充滿棕色物。③果皮孔紋細胞類長多角形或長條形,壁稍厚,彎曲,具圓紋孔或斜紋孔,常可見數個紋孔集成紋憶域。④種皮細胞鮮黃色或橙黃色。斷面觀細胞扁平,壁厚,有縱紋孔;表面觀多角形,有較密顆粒狀紋理。⑤種皮含晶細胞壁厚薄不一,胞腔內充滿淡黃色、黃棕色或紅棕色物,並含細小草酸鈣方晶。此外,有果皮表皮細胞、種皮色素細胞、種皮內表皮細胞、草酸鈣方晶及簇晶。
【生境分布】生於平壩及丘陵地帶,常見栽培。分布於甘肅、河南、湖北、湖南、雲南、貴州、四川等省區。
【采集加工】冬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干燥。
【飲片炮制】
1.川楝子: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2.炒川楝子:取淨川楝子,切厚片或碾碎,照清炒法炒至表面焦黃色。
【性能功用】苦,寒;有小毒。歸肝經、小腸經、膀胱經。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用於胸脅、脘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內服:4.5~9g,水煎服。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
【附注】
1.置通風干燥處貯藏,防蛀。
2.苦楝子:為楝科植物楝Melia azedarach L.的干燥成熟果實。其產地、植物形態詳見苦楝皮一藥條下。其藥材性狀鑒別特征:果實呈長橢圓形,長1.5~2cm,直徑1~1.5cm。表面淡黃棕色至棕黃色,微有光澤,多皺縮,具深棕色小點。頂端鈍圓,微下陷,有花柱殘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質,果肉松軟,淡黃色,帶黏性。果核呈圓形,質堅硬,一端平截,一端尖,有5~6條縱稜,內分5~6室,每室含黑褐色扁橢圓形種子1粒。氣特異。味酸、苦。本品有小毒,具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胸脅、腹脘脹痛,疝痛,蟲積腹痛。內服常用量4.5~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