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中藥材名】胡蘆巴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豆科植物胡蘆巴Trigonella foenurn-graecum L.的干燥成熟種子。
【藥材歷史考證】胡蘆巴,原名葫蘆巴,最早見載於後唐(公元926~929年)侯寧極《藥譜》。《嘉祐本草》雲:“葫蘆巴,……出廣州並黔州。春生苗,夏結子,子作細莢,至秋采。今人多用嶺南者。”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與現今藥用胡蘆巴相似。然而,《本草圖經》曰:“葫蘆巴生廣州。或雲種出海南諸番,蓋其國萊菔子也。”並且附有“廣州葫蘆巴”圖。觀其圖植物,為二回單數羽狀復葉,末回復葉由7~13片小葉組成,與現今胡蘆巴不同。此圖也許是著作者未見其物,僅據當時不確切的傳聞所繪。
【植物形態鑒定】一年生草本,高40~80cm,全株有香氣。莖直立,中空,多叢生,被疏毛。三出復葉互生,具柄;托葉與葉柄相連合,寬三角形,先端急尖,全緣;小葉柄長不及1mm;小葉片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3.5cm,寬0.5~1.5cm,先端鈍圓,基部楔形,上部邊緣有鋸齒,下部全緣,兩面均生疏柔毛。花1~2朵生於葉腋,無梗,淡黃白色或白色;花萼筒狀,長約7mm,被白色柔毛,萼齒披針形;花冠蝶形,基部帶堇色,長1.3~1.8cm,旗瓣長圓形,翼瓣狹長圓形,龍骨瓣長方狀倒卵形;雄蕊10,9枚合生,1枚離生;子房線形,花柱不明顯;柱頭小,向一側稍彎。莢果條狀圓筒形,長5.5~11cm,直徑約0.5cm,先端成尾狀,直伸或稍彎,被疏柔毛,具明顯的網脈。種子10~20粒,長圓形,黃棕色。花期6~9月,果期8~11月。
【藥材性狀鑒定】本品略呈斜方形或矩形,長3~4mm,寬2~3mm,厚約2mm。表面黃綠色或黃棕色,平滑,兩側各具深斜溝1條,相交處有點狀種臍。質堅硬,不易破碎。種皮薄,胚乳呈半透明狀,具黏性;子葉2,淡黃色,胚根彎曲,肥大而長。氣香,味微苦。
【藥材顯微鑒定】橫切面:表皮柵狀細胞1列,外壁及側壁上部較厚,有細密縱溝紋,下部胞腔較大,光輝帶位於細胞外側1/3處,外被角質層。支持細胞1列,略呈啞鈴狀,上端稍窄,下端較寬,垂周壁現條狀紋理。內胚乳細胞主為黏液細胞,壁甚厚。子葉細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生境分布】多為栽培,喜生於氣候溫和、耐干旱、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分布於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陝西、甘肅、新疆、河南、湖北、廣東、廣西、浙江、安徽、雲南、貴州、四川等省區。
【采集加工】夏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曬干,打下種子,除去雜質。
【飲片炮制】
1.胡蘆巴:除去雜質,洗淨,干燥。
2.鹽胡蘆巴:取淨胡蘆巴,照鹽水炙法炒至鼓起,有香氣。用時搗碎。
【性能功用】苦,溫。歸腎經。溫腎,祛寒,止痛。用於腎髒虛冷,小腹冷痛,小腸疝氣,寒濕腳氣。內服:4.5~9g,水煎服。
【附注】置干燥處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