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中藥材名】沉香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 )Gilg或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 Roxb.含有樹脂的干燥木材。前者習稱國產沉香,後者習稱進口沉香。又名沉水香。傳統認為該藥材以含樹脂多,入水下沉,香氣濃郁者為佳,故名沉香。
【藥材歷史考證】沉香的始載本草為《名醫別錄》。《新修本草》雲:“葉似橘葉,花白。子似槟榔,大如桑椹,紫色而味辛。樹皮青色,木似榉柳。”《證類本草》引《越南志》雲:“交州有蜜香樹,欲取先斷其根。經年後,外皮朽爛,木心與節堅黑沉水者為沉香。”《本草圖經》曰:“今惟海南諸國及交、廣、崖州有之。”《本草衍義》曰:“沉香木,嶺南諸郡悉有之,旁海諸州尤多。交干連枝,崗嶺相接,千裡不絕。葉如冬青,大者合數人抱。”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與現今藥用沉香相符,應包括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 Gilg和沉香Aquilariaagallocha Roxb.。
【植物形態鑒定】
1.白木香:常綠喬木,高達15m,有香氣。樹皮灰褐色,幼枝被柔毛。葉互生,具短柄;葉片長卵形、倒長卵形或橢圓形,長5~14cm,寬2~6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下面及葉柄被伏貼的絨毛。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總花梗被白色絨毛;小花梗長5~12mm,被灰白色絨毛;花被鐘狀,黃綠色,被絨毛,花被管長2~3mm,先端5裂,喉部有密被絨毛的鱗片10枚,與雄蕊互生,長約5mm,基部連合成一環;雄蕊10枚,成2輪著生於花被筒喉部,花藥長圓形,花絲粗壯;子房上位,卵形,2室,花柱極短,柱頭大,扁球形。蒴果木質,扁倒卵形,長2.5~3cm,寬1.5~2cm,密被灰色毛,花被宿存。種子1枚,卵形,基部有長於種子2倍的角狀附屬體。花期4~5月,果期7~8月。
2.沉香:與白木香主要區別特征:常綠喬木,高達30m。葉片橢圓狀披針形、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5.5~9cm,先端長漸尖。花被管與花被裂片近等長,蒴果長4.6~5.2cm。花期3~4月,果期5~6月。
【藥材性狀鑒定】
1.國產沉香:呈不規則塊狀、片狀或盔帽狀的木塊,有的為小碎塊。通常長10~30cm,寬5~8cm。表面凹凸不平,有刀痕,偶有孔洞,可見黑褐色樹脂與黃白色木部相間的斑紋,習稱“斑馬紋”。孔洞及凹窩表面多呈朽木狀。質較堅實,大多不沉水或半沉水,斷面刺狀。氣芳香,味苦。
2.進口沉香:呈長條狀或片狀,通常長10~20cm,寬1~3cm。表面黃棕色至暗棕色,花紋不明顯,微有光澤,並有黑色油狀物,呈點狀凝結於表面。質堅硬,沉水、半沉水或浮水,不易折斷。斷面呈刺狀,黑棕色。氣味與國產沉香相同,但較濃烈。
【藥材顯微鑒定】
1.國產沉香木材橫切面:射線寬1~2列細胞,充滿棕色樹脂。導管圓多角形,直徑42~128μm,有的含棕色樹脂。木纖維多角形,直徑20~45μm,壁稍厚,木化,具單斜紋孔。木間韌皮部扁長橢圓狀或條帶狀,常與射線相交,細胞壁薄,非木化,內含棕色樹脂;其間散有少數纖維,有的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柱晶。
2.進口沉香木材橫切面:與國產沉香主要區別在於木材橫切面:木纖維不具單斜紋孔。
【藥材理化鑒定】取本品乙醇浸出物少量,進行微量升華,得黃色油狀物,香氣濃郁;於油狀物上加鹽酸1滴與香草醛顆粒少量,再滴加乙醇1~2滴,漸顯櫻紅色,放置後顏色加深。(檢查萜類成分)
【生境分布】白木香生於平地、丘陵土嶺的疏林酸性黃壤土或荒山中,並有少量人工栽培;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台灣等省區。進口沉香野生或栽培於熱帶地區;分布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我國台灣有栽培。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集,割取含有樹脂的木材,除去不含樹脂的部分,陰干。沉香木材通常不具明顯的樹脂,當受到外界刺傷或腐朽時開始分泌樹脂形成沉香。國產沉香采收方法:①選擇樹干直徑達30cm以上的大樹,在距地面1.5~2m高處,用刀在樹干上順砍數刀,傷口深3~4cm,傷口附近的木質部則分泌樹脂,逐漸變棕黑色,經數年後割取有樹脂的木部。此新傷口,經若干年後又繼續生成沉香。②在距地面約Im處的樹干上,鑿成深3~6cm,直徑3~6cm的小口。俗稱“開門香”。然後用泥土封好,傷口附近的木質部分泌樹脂。此法生成沉香較快。③尋找枯朽的白木香樹,有時可覓得質量較好的沉香。
【飲片炮制】除去不含樹脂的部分及枯廢白木,劈成小塊,用時搗碎或研成細粉。
【性能功用】辛、苦,微溫。歸脾經、胃經、腎經。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用於胸腹脹悶疼痛,胃寒嘔吐呃逆,腎虛氣逆喘急。內服:0.3~1g,研末沖服;1.5~4.5g,水煎服。入煎劑宜後下。本品辛溫助熱,陰虛火旺,氣虛下陷者不宜用。
【附注】置陰涼干燥處貯藏,密閉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