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中藥材名】草豆蔻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的干燥成熟種子。蔻,由寇字演化而來。聚眾匪盜為寇,寇有聚集眾多之義。此草的果實外形似豆,內有眾多種子聚集成種子團,故名草豆蔻。
【藥材歷史考證】豆蔻的始載本草為《名醫別錄》。《新修本草》雲:“苗似山姜,花黃白,苗、根及子亦似杜若。”《開寶本草》注雲:“此草豆蔻也。”《本草圖經》曰:“豆蔻,即草豆蔻也。生南海,今嶺南皆有之。苗似蘆,葉似山姜、杜若輩,根似高良姜,花作穗,嫩葉卷之而生。”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與草豆蔻原植物相符。
【植物形態鑒定】多年生草本,高達3m。葉2列;葉片狹橢圓形至線狀披針形,長30~65cm,寬6~9cm,頂端漸尖,並有一短尖頭,基部楔形,兩邊不對稱,全緣,邊緣被毛,兩面均無毛或葉背被極疏的粗毛;葉柄長15~20mm;葉鞘膜質,開放抱莖;葉舌廣卵形,長5~8mm,外被粗毛。總狀花序頂生,直立,長達20cm,花序軸淡綠色,被粗毛,小花梗長約3mm;小苞片乳白色,闊橢圓形,長約35mm,基部被粗毛,向上逐漸減少至無毛;花萼筒狀,外被疏柔毛,一邊開裂,先端3齒裂;花冠白色,筒長約8mm,內被長柔毛,3裂,裂片矩圓形,邊緣稍內卷,具緣毛;唇瓣闊卵形,長35~40mm,頂端微2裂,具自中央向邊緣放射的彩色條紋;雄蕊1,長約12mm;子房下位,密被淡黃色絹毛;腺體長1.5mm。蒴果圓球形,直徑30~35mm,外被密粗毛,花萼宿存,熟時金黃色。種子多數。花期4~6月,果期5~8月。
【藥材性狀鑒定】本品為類球形的種子團,直徑1.5~2.7cm。表面灰褐色,中間有黃白色的隔膜,將種子團分成3瓣,每瓣有種子多數,粘連緊密,種子團略光滑。種子為卵圓狀多面體,長3~5mm,直徑約3mm,外被淡棕色膜質假種皮,種脊為一條縱溝,一端有種臍;質硬,將種子沿種脊縱剖兩瓣,縱斷面觀呈斜心形,種皮沿種脊向內伸入部分約占整個表面積的1/2;胚乳灰白色。氣香,味辛,微苦。
【藥材顯微鑒定】本品橫切面:假種皮有時殘存,為多角形薄壁細胞。種皮表皮細胞類圓形,壁較厚;下皮為1~3列薄壁細胞,略切向延長;色素層為數列棕色細胞,其間散有類圓形油細胞1~2列,直徑約50μm;內種皮為l列柵狀石細胞,棕紅色,內壁與側壁極厚,胞腔小,內含硅質塊。外胚乳細胞含澱粉粒及革酸鈣方晶和少數細小簇晶。內胚乳細胞含糊粉粒。
粉末黃棕色。種皮表皮細胞表面觀呈長條形,直徑約至30μm,壁稍厚,常與下皮細胞上下層垂直排列;下皮細胞表面觀長多角形或類長方形。色素層細胞間皺縮,界限不清楚,含紅棕色物,細胞多碎裂成不規則色素塊。油細胞散列於色素層細胞間,呈類圓形或長圓形,含黃綠色油狀物。內種皮厚壁細胞黃棕色或紅棕色,表面觀多角形,壁厚,非木化,胞腔內含硅質塊;斷面觀細胞1列,柵狀,內壁及側壁極厚,胞腔偏外側,內含硅質塊。外胚乳細胞充滿澱粉粒集結成的澱粉團,有的包埋有細小草酸鈣方晶。內胚乳細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生境分布】生於林緣、灌叢邊緣、草叢或密林中。分布於廣東、廣西等省區。
【采集加工】夏、秋二季采收,曬至九成千,或用水略燙,曬至半干,除去果皮,取出種子團,曬干。
【飲片炮制】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性能功用】辛,溫。歸脾經、胃經。燥濕健脾,溫胃止嘔。用於寒濕內阻,脘腹脹滿冷痛,暖氣嘔逆,不思飲食。內服:3~6g,水煎服。外用:適量,煎水熏洗。
【附注】置陰涼干燥處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