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中藥材名】白茅根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 var. major(Nees)C.E.Hubb.的干燥根莖。茅,由矛字演化而來。本植物葉呈線狀披針形,先端尖銳如矛,花序上密生銀白色絲狀柔毛,故名白茅。根莖入藥,名白茅根。
【藥材歷史考證】白茅根原名茅根,其始載本草為《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雲:“生楚地山谷田野。六月采根。”《本草圖經》曰:“茅根,生楚地山谷田野。今處處有之。春生苗,布地如針,俗間謂之茅針,亦可啖,甚益小兒。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潔白,亦甚甘美。六月采根用。”《本草綱目》曰:“茅有白茅、菅茅、黃茅、香茅、芭茅數種,葉皆相似。白茅短小,三、四月開白花成穗,結細實,其根甚長,白軟如筋而有節,味甘,俗呼絲茅。”《植物名實圖考》曰:“白茅,《本經》中品,其芽日茅針,白嫩可啖,小兒嗜之。河南謂之茅荑,湖南通呼為絲茅,其根為血症要藥。”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與現今所用白茅根原植物相符。
【植物形態鑒定】多年生草本,高20~100cm。根莖橫走,密生鱗片。莖直立,叢生,光滑無毛,基部具老葉及殘留的葉鞘。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基生葉長幾與植株相等;莖生葉較短,寬3~8mm,具短葉舌。穗狀圓錐花序長5~20cm,直徑10~25mm;花兩性,每小穗具1花,基部被白色絲狀柔毛;小穗成對排列在花序枝軸上,1小穗梗較長,另1小穗梗較短;雄蕊2,花藥黃色;雌蕊1,柱頭羽毛狀。穎果橢圓形,暗褐色,成熟的果序被白色長柔毛。花期5~6月,果期6~7月。
【藥材性狀鑒定】本品呈長圓柱形,長30~60cm,直徑0.2~0.4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微有光澤,具縱皺紋,節明顯,稍突起,節間長短不等,通常長1.5~3cm。體輕,質略脆,斷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狀排列,中柱淡黃色,易與皮部剝離。氣微,味微甜。
【藥材顯微鑒定】根莖橫切面:表皮為1列類方形小細胞,有的含硅質塊。皮層較寬,最外為1~4列纖維,壁厚,木化;葉跡維管束10余個,環列,有限外韌型,具束鞘纖維,其旁常有裂隙;內皮層細胞內壁增厚,有的有硅質塊。中柱內散有多數維管束,有限外韌型,近中柱鞘的維管束小而密,由纖維相連成環。中央常成空洞。
粉末特征:黃白色。①表皮細胞平行排列,每縱列多為1個長細胞與2個短細胞(1個木栓細胞及1個硅細胞)相間排列,偶見1個短細胞介於2個長細胞之間。②內皮層細胞長方形,一側壁甚薄,另一側壁增厚,層紋及孔溝明顯,壁上有硅質塊。③中柱鞘厚壁細胞類長方形;根莖莖節處中柱鞘細胞呈石細胞狀。④下皮纖維常具橫隔。此外,有木纖維。
【藥材理化鑒定】
1.取本品粗粉5g,加苯3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取濾液5ml,蒸干,殘渣加醋酐1ml使溶解,再加硫酸1~2滴,即顯紅色,後漸變成紫紅色、藍紫色,最後變為污綠色。
2.取本品粗粉1g,加水10ml,煮沸5~1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成1ml,加鹼性酒石酸銅試液1ml,置水浴中加熱,生成棕紅色沉澱。
【生境分布】生於路旁向陽干草地或山坡上。分布於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台灣、雲南、貴州、四川等省區。
【采集加工】春、秋二季采挖,洗淨,曬干,除去須根及膜質葉鞘,捆成小把。
【飲片炮制】
1.白茅根:洗淨,微潤,切段,干燥,除去碎屑。
2.茅根:炭取白茅根段,照炒炭法炒至焦褐色。
【性能功用】甘,寒。歸肺經、胃經、膀胱經。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用於血熱吐血,衄血,尿血,熱病煩渴,黃疸,水腫,熱淋澀痛;急性腎炎水腫。內服:9~30g(鮮品30~60g),水煎服。
【附注】置陰涼干燥處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