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中藥材名】槟榔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成熟種子。槟榔,由賓、郎二字演化而來,相傳以前廣東部分地區將本品作為贈送貴賓或情郎的禮物,故名槟榔。
【藥材歷史考證】槟榔的始載本草《李當之藥錄》雲:“槟榔,一名賓門。”《名醫別錄》雲:“療寸白。生南海。”《本草經集注》雲:“此有三四種:出交州,形小而味甘;廣州以南者,形大而味澀。核亦有大者,名豬槟榔,作藥皆用之。”《本草圖經》曰:“槟榔,生南海。今嶺外州郡皆有之,大如桄榔,而高五、七丈,正直無枝,皮似青銅,節如桂竹,葉生木巅,大如檐頭,又似甘蕉葉。其實作房,從葉中出,旁有刺若棘針,重疊其下,一房數百實,如雞子狀,皆有皮殼。……又雲:尖長而有紫文者名槟,圓而矮者名榔,槟力小,榔力大。今醫家不復細分,但取作雞心狀,有坐正穩心不虛,破之作錦文者為佳。”《本草綱目》曰:“槟榔樹初生若筍竿積硬,引莖直上,莖干頗似桄榔、椰子而有節,旁無枝柯,條從心生。端頂有葉如甘蕉,條派開破,風至則如羽扇掃天之狀。三月葉中腫起一房,因自拆裂,出穗凡數百顆,大如桃李。又生刺重累於下,以護衛其實,五月成熟,剝去其皮,煮其肉而干之,皮皆筋絲,與大腹皮同也。”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與現今所用槟榔原植物相符。
【植物形態鑒定】常綠喬木,高10~18m,不分枝,葉脫落後形成明顯的環紋。羽狀復葉,長1.3~2m,光滑,叢生於莖頂,葉軸三稜形,小葉披針狀線形或線形,長30~60cm,寬2.5~6cm,先端漸尖,具不規則分裂,基部較狹,兩面光滑。
肉穗花序生於最下一葉的葉鞘束下;具佛焰苞狀大苞片,長倒卵形,長約40cm,光滑,花序多分枝;花單性,雌雄同株,均無柄;雄花小,多數,花被6,雄蕊6,退化雌蕊3;雌花較大而少,退化雄蕊6,花柱3,短小。堅果卵圓形或長圓形,長5~6cm,基部具宿存的花被,熟時橙黃色。每年開花2次,花期3~8月,冬花不結果;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藥材性狀鑒定】本品呈扁球形或圓錐形,高1.5~3.5cm,底部直徑1.5~3cm。表面淡黃棕色或淡紅棕色,具稍凹下的網狀溝紋,底部中心有圓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明顯疤痕狀種臍。質堅硬,不易破碎,斷面可見棕色種皮與白色胚乳相間的大理石樣花紋。氣微,味澀、微苦。
【藥材顯微鑒定】橫切面:種皮組織分內、外層,外層為數列切向延長的扁平石細胞,內含紅棕色物,石細胞形狀、大小不一,常有細胞間隙;內層為數列薄壁細胞,含棕紅色物,並散有少數維管束。外胚乳較狹窄,種皮內層與外胚乳常插入內胚乳中,形成錯入組織;內胚乳細胞白色,多角形,壁厚,紋孔大。
【商品規格】
一等:干貨。呈扁圓形或圓錐形。表面淡黃色或棕黃色。質堅實,斷面有灰白色與紅棕色交錯的大理石樣花紋。味澀、微苦。每千克160個以內。無枯心、破碎、雜質、蟲蛀、霉變。
二等:與一等區別為每千克160個以風,間有破碎、枯心,不超過5%;輕度蟲蛀不超過3%。
【生境分布】均為栽培。產於廣東、海南、廣西、福建、台灣、雲南等省區。
【采集加工】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實,用水煮後,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種子,干燥。
【飲片炮制】
1.槟榔:除去雜質,浸泡,潤透,切薄片,陰干。
2.炒槟榔:取槟榔片,照清炒法炒至微黃色。
【性能功用】苦、辛,溫。歸胃經、大腸經。殺蟲消積,降氣,行水,截瘧。用於絛蟲、蛔蟲、姜片蟲病,蟲積腹痛,積滯瀉痢,裡急後重,水腫腳氣,瘧疾。內服:3~9g,水煎服。
【附注】置陰涼干燥處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