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中藥材名】羚羊角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牛科動物賽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innaeus的角。
【藥材歷史考證】羚羊角的始載本草為《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雲:“生石城山川谷及華陰山。”《本草經集注》雲:“今出建平、宜都諸蠻中及西域。多兩角,一角者為勝。角甚多節,蹙蹙圓繞。別有山羊角,極長,惟一邊有節,節亦疏大,不入藥用。”《新修本草》所載羚羊角產地有“南山、商、浙”,“梁州、直州、洋州”等,形狀為“細如人指,長四五寸,蹙文細者。”《本草圖經》曰:“今秦、隴、龍、蜀、金、商州山中皆有之。戎人多捕得來貨,其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長一二尺,有節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堅勁,今入藥者皆用此角。”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古代羚羊角產地主要為今之甘肅、青海、新疆、陝西、四川、內蒙古西南部及寧夏等地區。從產地、角形的記載分析,古代所用的羚羊角主要為分布在我國西北地區的鵝喉羚、黃羊、小羚羊、斑羚等動物的角。
《本草匯言》曰:“羚羊角白亮如玉,長七八寸。”《本草從新》曰:“羚羊角明亮而尖,不黑者良。”近代《增訂偽藥條辨》謂羚羊角曰:“亦有黑白二種,……近年以白者為重。故市上僅有白羚羊,黑者多無覓。”以上所述色白之羚羊角與現代所用賽加羚羊角藥材相符。可見賽加羚羊角在明代已廣泛藥用,並逐漸被視為羚羊角之佳品。
【動物形態鑒定】身體大小與黃羊相似,長1~1.4m,體重雄獸為37~60kg,雌獸約29~37kg,頭型較特別,耳郭短小,眼眶突出。鼻端大,鼻中間具槽,鼻孔呈明顯的筒狀,整個鼻子呈腫脹鼓起,故名高鼻羚羊。雄羊具角一對,不分叉,角自基部長出後幾乎豎直向上,至生長到整個角的1/3高度時,兩角略向外斜,接著又往上,往裡靠近再又微微向外,最後兩角相向略往內彎。角尖端平滑,而下半段具環稜。角呈半透明狀,黃蠟色。整個體色呈灰黃色,但體側較灰白。冬季時毛色顯得更淡。
【藥材性狀鑒定】本品呈長圓錐形,略呈弓形彎曲,長15~33cm,類白色或黃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透視有“血絲”或紫黑色斑紋,光潤如玉,無裂紋,老枝則有細縱裂紋。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個隆起環脊,間距約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處。角的基部橫截面圓形,直徑3~4cm,內有堅硬質重的角柱,習稱“骨塞”,骨塞長約占全角的1/2或1/3,表面有突起的縱稜與其外面角鞘內的凹溝緊密嵌合,從橫斷面觀,其結合部呈鋸齒狀。除去“骨塞”後,角的下半段成空洞,全角呈半透明,對光透視,上半段中央有一條隱約可辨的細孔道直通角尖,習稱“通天眼”。質堅硬。氣微,味淡。
【藥材顯微鑒定】橫切面:可見組織構造多少呈波浪狀起伏。角頂部組織波浪起伏最為明顯,在峰部往往有束存在,束多呈三角形;角中部稍呈波浪狀,束多呈雙凸透鏡形;角質部波浪形不明顯,束呈橢圓形至類圓形。髓腔的大小不一,長徑10~50~80μm,以角基部的髓腔最大。束的皮層細胞扁稜形,3~5層。束間距離較寬廣,充滿著近等徑性多邊形、長菱形或狹長形的基本角質細胞。皮層細胞或基本角質細胞均顯無色透明,其中不含或僅含少量細小淺灰色色素顆粒,細胞中央往往可見一個折光性強的圓粒或線狀物。
【生境分布】棲息於荒漠及半荒漠的開闊地區,性喜干旱。以各種植物為食,如梭梭、蒿類、茅草等。一般邊食邊行。在我國僅分布於新疆北部的邊境地區。野生者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嚴禁捕獵。我國亦有人工養殖,而藥材大部分從俄羅斯等國進口。
【采集加工】獵取後鋸取其角,曬干。
【飲片炮制】
1.羚羊角鎊片:取羚羊角,置溫水中浸泡,撈出,鎊片,干燥。
2.羚羊角粉:取羚羊角,砸碎,粉碎成細粉。
【性能功用】鹹,寒。歸肝經、心經。平肝熄風,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用於高熱驚痫,神昏痙厥,子痫抽搐,癫痫發狂,頭痛眩暈,目赤翳障,溫毒發斑,癰腫瘡毒。內服:1~3g,水煎服;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本品宜單煎2小時以上。
【附注】置陰涼干燥處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