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中藥材名】鹿角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鹿科動物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或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已骨化的角或鋸茸後翌年春季脫落的角基,分別習稱“馬鹿角”、“梅花鹿角”、“鹿角脫盤”。鹿,為象形字,像其頭、角、身、足之形。其雄鹿的幼角密生茸毛,故名鹿茸。其角骨化後,漸無茸毛,名鹿角。
【藥材歷史考證】鹿角的始載本草為《神農本草經》,錄於鹿茸條下。《本草圖經》曰:“鹿茸並角,《本經》不載所出州土,今有山林處皆有之,……七月采角。”並附郢州鹿圖。郢州即今之河南信陽市,其圖示鹿之背部有斑點,即為今之梅花鹿。《本草綱目》曰:“鹿,處處山林中有之。馬身羊尾,頭側而長,高腳而行速。牡者有角,夏至則解。大如小馬,黃質白斑。”根據以上本草所述及附圖考證,與鹿角及其原動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相符。
【動物形態鑒定】
1.梅花鹿:體長1.5m左右,體重100kg左右。眶下腺明顯,耳大直立、頸細長。四肢細長,後肢外側踝關節下有褐色足跡腺,主蹄狹小,側蹄小。臀部有明顯的白色臀斑,尾短。雄鹿有分叉的角,長全時有4~5叉,眉叉斜向前伸,第二枝與眉叉較遠,主干末端再分兩小枝。冬毛栗棕色,白色斑點不顯。鼻面及頰部毛短,毛尖沙黃色。從頭頂起沿脊椎到尾部有一深棕色的背線。白色臀斑有深棕色邊緣。腹毛淡棕,鼠蹊部白色。四肢外側同體色,內側色稍淡。夏毛薄,無絨毛,紅棕色,白斑顯著,在脊背兩旁及體側下緣排列成縱行,有黑色的背中線。腹面白色,尾背面黑色,四肢色較體色為淺。
2.馬鹿:體形較大,體長2m,體重200kg以上。肩高約1m,背平直,肩部與臀部高度相等。鼻端裸露,耳大呈圓錐形。頸長約占體苌1/3,頸下被毛較長。四肢長,兩側蹄較長,能觸及地面。尾短。雄性有角,眉叉向前伸,幾與主干成直角,主干稍向後略向內彎,角面除尖端外均較粗糙,角基有一小圈瘤狀突。冬毛灰褐色。
嘴、下颌深棕色,頰棕色,額部棕黑色。耳外黃褐,耳內白色。頸部與身體背面稍帶黃褐色,有一黑棕色的背線。四肢外側棕色,內側較淺。臀部有黃赭色斑。夏毛較短,沒有絨毛,呈赤褐色。
【藥材性狀鑒定】
1.馬鹿角:呈分枝狀,通常分成4~6枝,全長50~120cm。主枝彎曲,直徑3~6cm,基部盤狀,上具不規則瘤狀突起,習稱“珍珠盤”,周邊常有稀疏細小的孔洞。側枝多向一面伸展,第一枝與珍珠盤相距較近,與主干幾成直角或鈍角伸出,第二枝靠近第一枝著生,習稱“坐地分枝”;第二枝與第三枝分枝相距較遠。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有光澤,角尖平滑,中、下部常具疣狀突起,習稱“骨釘”,並具有長短不等的斷續縱梭,習稱“苦瓜稜”。質堅硬,斷面外圈骨質,灰白色或微帶淡褐色,中部多呈灰褐色,具蜂窩狀孔。氣微,味微鹹。
2.梅花鹿角:通常分成3~4枝,全長30~60cm,直徑2.5~5cm。側枝多向兩旁伸展,第一枝與珍珠盤相距較近,第二枝與第一枝相距較遠,主枝末端分成兩小枝。表面黃棕色或灰棕色,枝端灰白色。枝端以下具明顯骨釘,骨釘斷續排成縱稜,頂部灰白色或灰黃色,有光澤。
3.鹿角:脫盤呈盔狀或扁盔狀,直徑3~6cm(珍珠盤直徑4.5~6.5cm),高1.5~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有光澤,中部具蜂窩狀細孔。底面平,蜂窩狀,多呈黃白色或黃棕色。珍珠盤周邊常有稀疏細小的孔洞。上面略平或呈不規則的半球形。質堅硬,斷面外圈骨質,灰白色,中部類白色。氣微,味微鹹。
【藥材顯微鑒定】取梅花鹿角和馬鹿角新鮮橫斷面,在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梅花鹿角骨密質顯亮白色,骨疏質顯灰白色熒光。馬鹿角骨密質顯淡藍色,骨疏質顯藍褐色熒光。
【生境分布】梅花鹿棲於混交林、山地草原及森林近緣。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華南,目前野生較少。馬鹿棲於混交林、高山的森林草原。分布於東北、西北及內蒙古等地。
【采集加工】多於春季拾取,除去泥沙,風干。
【飲片炮制】洗淨,鋸段,用溫水浸泡,撈出,鎊片,晾干;或锉成粗末。
【性能功用】鹹,溫。歸肝經、腎經。溫腎陽,強筋骨,行血消腫。用於陽痿遺精,腰脊冷痛,陰疽瘡瘍,乳癰初起,瘀血腫痛。內服:6~15g,水煎服。
【附注】置干燥處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