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鑒定 >> 鹿銜草的鑒別方法

鹿銜草的鑒別方法

  【鑒定中藥材名】鹿銜草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Andres或普通鹿蹄草Pyrola decorata H.Andres的干燥全草。

  【藥材歷史考證】鹿銜草的始載本草《滇南本草》雲:“鹿銜草,紫背者好。”《植物名實圖考》載:“鹿銜草,九江建昌山中有之。鋪地生綠葉,紫背,面有白縷,略似蕺菜而微長,根亦紫。”根據以上所述考證,與鹿蹄草相符。

  鹿蹄草一名見載於《本草綱目》。李時珍曰:“鹿蹄象葉形。能合金瘡,故名試劍草。”李時珍《本草綱目》曰:“按《軒轅述寶藏論》雲:鹿蹄多生江廣平陸及寺院荒處,淮北絕少,川陝亦有。苗似堇菜,而葉頗大,背紫色。春生紫花。結青實,如天茄子。……主治金瘡出血,搗塗即止。又塗一切蛇蟲犬咬毒。”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與現今藥用鹿蹄草相似。但“多生江廣平陸”、“春生紫花”等,又與鹿蹄草原植物不盡相同。

  【植物形態鑒定】1.鹿蹄草:常綠草本狀灌木,高10~30cm;根莖細長,橫生,斜升,有分枝。葉4~7枚,基生;葉柄長2~5.5cm,有時帶紫色;葉片革質,橢圓形或圓卵形,稀近圓形,長2.5~5.2cm,寬1.7~3.5cm,頂端鈍頭或圓鈍形,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邊緣近全緣或有疏齒,上面綠色,下面常有白霜,有時帶紫色。花葶有1~4枚鱗片狀葉,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7.5~8mm,寬4~4.5mm,先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稍抱花葶;總狀花序12~16cm,有9~13花,密生,花傾斜,稍下垂,花冠廣開,較大,直徑1.5~2cm,白色,有時稍帶淡紅色;花梗長5~10mm;腋間有長舌形苞片,長6~7.5mm,寬1.6~2mm,先端急尖;萼片舌形,長3~7.5mm,寬1.5~3mrn,先端急尖或鈍尖;花瓣5,倒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長6~10mm,寬5~8mm;雄蕊10,花絲無毛,花藥長圓柱形,長2.1~4mm,寬1~1.4mm,有小角,黃色;花柱長6~10mm,常帶淡紅色,柱頭5圓裂。蒴果扁球形,高5~5.5mm,直徑7.5~9mm。花期6~8月,果期8~9月。

  2.普通鹿蹄草與鹿蹄草主要區別特征:葉片薄革質,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或匙形,有時為卵狀長圓形,長3~7cm,寬2.5~4cm,邊緣有疏齒,上面深綠色,有明顯的淡綠白色或稍白色脈紋,下面色較淡,常帶紫色。花直徑1~1.5cm;萼片卵狀長圓形,長3~6mm,蒴果直徑7~10mm。花期6~7月,果期7~8月。

  【藥材性狀鑒定

  1.鹿蹄草:根莖細長。莖圓柱形或具縱稜,長10~30cm。葉基生,葉片革質,橢圓形或圓卵形,稀近圓形,長2.5~5.2cm,寬1.7~3.5cm,頂端鈍頭或圓鈍形,邊緣略反卷,近全緣或有疏齒,上面暗綠色,下面常有白粉,有時帶紫褐色。總狀花序有花9~13朵;花半下垂,直徑1.5~2cm;萼片5,舌形,長3~7.5mm;花瓣5,雄蕊10,花藥基部有小角,頂孔開裂;花柱外露,有環狀突起的柱頭盤。蒴果扁球形,直徑7~8mm,5縱裂,裂瓣邊緣有蛛絲狀毛。氣微,味淡、微苦。

  2.普通鹿蹄草與鹿蹄草主要區別特征:葉片薄革質,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或匙形,有時為卵狀長圓形,長3~7cm,寬2.5~4cm,邊緣有疏齒,上面深綠色,有明顯的淡綠白色或稍白色脈紋,下面色較淡,常帶紫褐色。花直徑1~1.5cm;萼片卵狀長圓形,長3~6mm。蒴果直徑7~10mm。

  【藥材顯微鑒定】葉的橫切面:上、下表皮細胞類方形,外被角質層。下表皮可見氣孔,內方具厚角細胞5~7列。上表皮內方有厚角細胞1~3列。柵欄細胞不明顯,海綿細胞類圓形,含草酸鈣簇晶。主脈維管束外韌型,木質部呈新月形,韌皮部窄。薄壁細胞含紅棕色或棕黃色物。

  【生境分布】鹿蹄草生於山地林下或陰濕處;分布於河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河南、湖北、湖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雲南:貴州、四川、西藏等省區。普通鹿蹄草生於山地林下或灌叢下;分布於陝西、甘肅、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浙江、安徽、福建、江西、雲南、貴州、四川、西藏等省區。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挖,除去雜質,曬至葉片較軟時,堆置至葉片變紫褐色,曬干。

  【飲片炮制】除去雜質,切段。

  【性能功用】甘、苦,溫。歸肝經腎經。祛風濕,強筋骨,止血。用於風濕痺痛,腰膝無力,月經過多,久咳勞嗽。內服:9~15g,水煎服。

  【附注】置於燥處貯藏,防潮。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