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中藥材名】蕲蛇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為蝰科動物五步蛇Agkisrrodon acutus (Guenther)的干燥體。
【藥材歷史考證】蕲蛇,原名白花蛇。其始載本草為《雷公炮炙論》。《本草圖經》雲:“白花蛇,生南地及蜀郡諸山中,今黔中及蕲州、鄧州皆有之。其文作方勝白花,喜螫人足。”《本草衍義》曰:“白花蛇,諸蛇鼻向下,獨此蛇鼻向上,背有方勝花紋,以此得名。”《本草綱目》曰:“其蛇龍頭虎口,黑質白花,脅有二十四個方勝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長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長二三分。”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與五步蛇相符。
【動物形態鑒定】吻端尖而翹向前上方,頭呈三角形,與頸區分明顯;頭背黑色,頭側自吻稜經眼斜至口角以下為黃白色,頭、腹及喉亦為白色,體粗壯,尾較短,全長可達1.5m,背面深棕色或棕褐色,背脊有(15~20)+(2~5)個方形大斑,其邊緣淺褐色,中央略深,有的方斑不完整;腹面白色,有交錯排列的黑褐色斑塊,略呈3縱行,有的若干斑塊互相連續,而界限不清;尾腹面白色,散以疏密不等的黑褐色點斑。吻鱗甚高,上部窄長,構成尖吻的腹面;鼻間鱗1對,亦窄長構成尖吻的腹面。頭背具對稱而富疣粒的大鱗;有頰窩;眶前鱗2,眶後鱗1,有1較大的眶下鱗;上唇鱗7。背鱗21(23) - 21(23) -17(19)行,除最外1~3行外,余均具結節狀強稜。腹鱗157~170;肛鱗完整;尾下鱗52~59,大部分雙行,少數為單行;尾後段側扁,末端1枚鱗片側扁而尖長。
【藥材性狀鑒定】本品卷呈圓盤狀,盤經17~34cm,體長可達2m。頭在中間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習稱“翹鼻頭”。上腭有管狀毒牙,中空尖銳。背部兩側各有黑褐色與淺棕色組成的“V”形斑紋17~25個,其“V”形的兩上端在背中線上相接,習稱“方勝紋”,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錯排列。腹部撐開或不撐開,灰白色,鱗片較大,有黑色類圓形的斑點,習稱“連珠斑”,腹內壁黃白色,脊椎骨的棘突較高,呈刀片狀上突,前後椎體下突基本同形,多為彎刀狀,向後傾斜,尖端明顯超過椎體後隆面。尾部驟細,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質鱗片1枚。氣腥,味微鹹。
【藥材顯微鑒定】粉末特征:淡黃色或黃白色。①角質鱗片近無色或淡黃色,側面觀表面具半圓形或乳頭狀突起;表面觀呈類圓形、卵形、類多角形隆起,覆瓦狀排列,直徑18~45μm,布有淡灰色或淡棕色細顆粒狀物。②表皮近無色或淡黃色,表面觀細胞界限不清楚,密布暗棕色色素顆粒,多聚集成不規則網狀或分枝狀。③橫紋肌纖維較多,無色或淡黃色,多碎斷,側面觀多呈薄片狀,邊緣較平直,完整者中段直徑27~306μm,有細密橫紋,明暗相間,橫紋平直或微波狀,有的不清楚,橫斷面呈圓形或類橢圓形,有小孔或裂隙。④骨碎片近無色或淡灰色,呈不規則碎塊,骨陷窩類圓形或梭形,大多同方向排列,少數排列不規則,骨小管較細,有的表面可見細密的斜行交錯紋理。
【生境分布】生活於山區或丘陵林木茂盛的蔭濕地方,或路邊草叢中。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
【采集加工】多於夏、秋二季捕捉,剖開蛇腹,除去內髒,洗淨,用竹片撐開腹部,盤成圓盤狀,干燥後拆除竹片。
【飲片炮制】
1.蕲蛇:去頭、鱗,切成寸段。
2.蕲蛇肉:去頭,用黃酒潤透後,除去鱗、骨,干燥。
3.酒蕲蛇:取蕲蛇段,照酒炙法炒干。每蕲蛇100kg,用黃酒20kg。
【性能功用】甘、鹹,溫;有毒。歸肝經。祛風,通絡,止痙。用於風濕頑痺,麻木拘攣,中風口眼渦斜,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症,麻風疥癬。內服:3~9g,水煎服;研末吞服1~1.5g。
【附注】置干燥處貯藏,防霉,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