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鑒定 >> 天門冬的鑒別方法

天門冬的鑒別方法

  【鑒定中藥材名】天門冬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天門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的干燥塊根。因其原植物塊根形似麥門冬而大,莖常攀援樹木而上,故名天門冬,簡稱天冬

  【藥材歷史考證】天門冬的始載本草為《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雲:“生奉高山谷。”《本草經集注》引《桐君藥錄》雲:“葉有刺,蔓生,五月花白,十月實黑,根連數十枚。”《新修本草》雲:“此有二種,苗有刺而澀者,無刺而滑者,俱是門冬。”《本草圖經》曰:“今處處有之。春生籐蔓,大如钗股,高至丈余。葉如茴香,極尖細而疏滑,有逆刺,亦有澀而無刺者,其葉如絲杉而細散,皆名天門冬。夏生白花,亦有黃色者,秋結黑子在其根枝旁。入伏後無花,暗結子。其根白或黃紫色,大如手指,長二三寸,大者為勝,頗與百部根相類,然圓實而長,一二十枚同撮。”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古代所用天門冬原植物與現今相符。

  【植物形態鑒定】多年生攀援草本,全株無毛。塊根成紡錘狀膨大。莖平滑,不能直立,長可達1~2m,分枝具稜或狹翅;葉狀枝通常每3枚成簇,扁平或由於中脈龍骨狀而略呈銳三角形,稍鐮刀狀,長5~80mm,寬1~2mm;葉鱗片狀,基部延伸為長2.5~3.5mm的硬刺,在分枝上的刺較短或不明顯。花通常2朵腋生,雌雄異株,淡綠色;花梗長2~6mm;雄花花被片6,花被長2.5~3mm,花絲不貼生於花被片上,花藥卵形,長約0.7mm;雌花與雄花大小相似,具6個退化雄蕊。漿果球形,直徑6~7mm,熟時紅色;具1粒種子。花期5~6月,果期8~10月。

  【藥材性狀鑒定】本品呈長紡錘形,略彎曲,長5~18cm,直徑0.5~2cm。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淺不等的縱皺紋,偶有殘存的灰棕色外皮。質硬或柔潤,有黏性,斷面角質樣,中柱黃白色。氣微,味甜、微苦。

  【藥材顯微鑒定】橫切面:根被有時殘存。皮層寬廣,外側有石細胞,石細胞淺黃棕色,長條形、長橢圓形或類圓形,直徑32~110μm,壁厚,紋孔及孔溝極細密,有的斷續排列成環;黏液細胞散在,草酸鈣針晶束存在於橢圓形黏液細胞中,針晶長40~99μm。皮層明顯。中柱韌皮部束和木質部束各31~135個,相互間隔排列,少數導管深入至髓部,髓細胞亦含草酸鈣針晶柬。

  【商品規格

  一等:干貨。呈長紡錘形,去淨外皮。表面黃白色或淡棕黃色,半透明,條肥大,有糖質。斷面黃白色,角質狀,中央有白色中柱(白心)。氣微,味甜微苦。中部直徑1. 2cm以上。無硬皮、雜質、蟲蛀、霉變。

  二等:與一等區別為中部直徑0.8cm以上。間有未剝淨硬皮,但不得超過5%。

  三等:與一等區別為表面紅棕色或紅褐色。斷面紅棕色,角質狀。中部直徑0.5cm以上。稍有未去淨硬皮,但不得超過15%。

  飲片炮制 除去雜質,迅速洗淨,切薄片,

  【生境分布】生於山坡、路旁、疏林下、山谷或荒地上。分布於從河北、山西、陝西、甘肅等省的南部至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各省區。

  【采集加工】秋、冬二季采挖,洗淨,除去莖基和須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熱除去外皮,洗淨,干燥。

  【飲片炮制】除去雜質,迅速洗淨,切薄片,干燥。

  【性能功用】甘、苦,寒。歸肺經腎經。養陰潤燥,清肺生津。用於肺燥干咳,頓咳痰粘,咽干口渴,腸燥便秘。內服:6~12g,水煎服。外用:適量,煎水熏洗。

  【附注】置通風干燥處貯藏,防霉,防蛀。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