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中藥材名】土茯苓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莖。其藥材形似茯苓,故名土茯苓。
【藥材歷史考證】土茯苓又名禹余糧,其始載本草為《本革經集注》雲:“南人又呼平澤中有一種籐,葉如菝葜,根作塊有節,似菝葜而色赤,根形似薯蓣,謂為禹余糧。言昔禹行山乏食,采此以充糧,而棄其余,此雲白余糧也。”《本草拾遺》在草禹余糧條下雲:“根如盞連綴,半在土上,皮如茯苓,肉赤,味澀。人取以當谷,……今多生海畔山谷。”《本草綱目》曰:“土茯苓,楚、蜀山箐中甚多。蔓生如莼,莖有細點。其葉不對,狀頗類大竹葉而質厚滑,如瑞香葉而長五六寸。其根狀如菝葜而圓,其大若雞鴨子,連綴而生,遠者離尺許,近或數寸,其肉軟,可生啖。有赤白二種,入藥用白者良。”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與光葉菝葜相符。
【植物形態鑒定】攀援灌木,高1~4m。根莖粗厚,不規則,塊狀,常由匍匐莖相連接,粗2~5cm。莖與枝條光滑,無刺。葉互生;葉柄長5~20mm,約占全長的1/4~3/5,具狹鞘,有卷須;葉片薄革質,狹橢圓狀披針形至狹卵狀披針形,長6~15cm,寬1~5cm,先端漸尖,下面通常綠色,有時帶蒼白色。花單性,雌雄異株;傘形花序通常具10余朵花,總花梗明顯短於葉柄,花序托膨大,具多枚宿存的小苞片;花綠白色,六稜狀球形,直徑約3mm;雄花外花被片3,扁圓形,寬約2mm,兜狀,背面中央具縱槽;內花被片3,近圓形,寬約1mm,邊緣具不規則的齒;雄蕊6,花絲極短;雌花外形與雄花相似,但內花被片邊緣無齒,具3枚退化雄蕊。漿果球形,直徑7~10mm,熟時紫黑色,具粉霜。花期7~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4月。
【藥材性狀鑒定】品略呈圓柱形,稍扁或呈不規則條塊,有結節狀隆起,具短分枝,長5~22cm,直徑2~5cm。表面黃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堅硬的須根殘基,分枝頂端有圓形芽痕,有的外皮現不規則裂紋,並有殘留的鱗葉;質堅硬。切片呈長圓形或不規則,厚1~5cm,邊緣不整齊;切面類白色至淡棕色,粉性,可見點狀維管束及多數小亮點;質略韌,折斷時有粉飛揚,以水濕潤後有粘滑感。氣微,味微甘、澀。
【藥材顯微鑒定】本品粉末淡棕色。澱粉粒甚多,單粒類球形、多角形或類方形,直徑8~48μm,臍點裂縫狀、星狀、三叉狀或點狀,大粒可見層紋;復粒由2~4分粒組成。草酸鈣針晶束存在於黏液細胞中或散在,針晶長40~144μm,直徑約5μm。石細胞類橢圓形、類方形或三角形,直徑25~128μm,孔溝細密;另有深棕色石細胞,長條形,直徑約50μm,壁三面極厚,一面菲薄。纖維成柬或散在,直徑22~67μm。具緣紋孔導管及管胞多見,具緣紋孔大多延長成梯狀。
【生境分布】生於林中、灌叢下、河岸或山谷中。分布於甘肅南部和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直到台灣、海南和雲南。
【采集加工】夏、秋二采挖,除去須根,洗淨,干燥,或趁鮮切成薄片,干燥。切片,曬干。
【飲片炮制】除去雜質;未切片者,浸泡,洗淨,潤透,切薄片,干燥。
【性能功用】甘、淡,平。歸肝經、胃經。除濕,解毒,通利關節。用於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疬,疥癬,梅毒及汞中毒揚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內服:9g,水煎服。外用:適量,煎水熏洗。
【附注】置通風干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