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中藥材名】紫菀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f.的干燥根及根莖。菀,由宛字演化而來。本植物的須根表面紫色而質地柔宛,故名紫菀。
【藥材歷史考證】紫菀的始載本草為《神農本草經》。《本草經集注》雲:“紫菀,近道處處有,生布地,花亦紫,本有白毛,根甚柔細。”以上所述與現代商品紫菀相符。《本草圖經》曰:“今耀、成、泗、壽、台、孟州,興國軍皆有之,三月內布地生苗葉,其葉三四相連,五月、六月內開黃紫白花,結黑子,本有白毛,根甚柔細,二月、三月內取根,陰干用。”並附有“成州紫菀”、“解州紫菀”、“泗州紫菀”圖。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可知古代所用紫菀,花已有黃、紫、白三種。其中“成州紫菀”的成州即今甘肅省成縣,所產紫菀,有基生葉,與今所用紫菀相符。
【植物形態鑒定】多年生草本,高40~50cm。根莖粗短,密生多數須根。莖直立,基部有纖維狀枯葉殘存,被疏粗毛,有疏生的葉。基生葉在花期枯落,葉片長圓形或橢圓狀匙形,基部漸狹成長柄,連柄長20~50cm,寬3~13cm,頂端尖,邊緣有具小尖頭的圓鋸齒或淺齒。莖生葉互生,莖下部葉匙狀長圓形,較小,邊緣有密鋸齒;莖中上部葉全緣或有淺齒。全部葉厚紙質,兩面被短粗糙毛,中脈粗壯,側脈5~10對。頭狀花序在莖枝頂排列成復傘房狀;總苞半球形,長7~9mm,直徑10~25mm;總苞片3層,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外層長3~4mm,全部或上部草質,被密短毛,內層長達8mm,邊緣膜質且帶紫紅色,有草質中脈;每個頭狀花序有20余個舌狀花,舌片藍紫色,長15~17mm;管狀花長6~7mm。瘦果倒卵狀長圓形,長2.5~3mm;冠毛污白色或帶紅色,長6mm。花期7~9月,果期8~10月。
【藥材性狀鑒定】本品根莖呈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頂端有莖、葉的殘基,質稍硬。根莖簇生多數細根,長3~15cm,直徑0.1~0.3cm,多編成辮狀;表面紫紅色或灰紅色,有縱皺紋;質較柔韌。氣微香,味甜、微苦。
【藥材顯微鑒定】根橫切面:表皮細胞多萎縮或有時脫落,內含紫紅色色素。下皮細胞1列,略切向延長,側壁及內壁稍厚,有的含紫紅色色素。皮層寬廣,有細胞間隙;分泌道4~6個,位於皮層內側;內皮層明顯。中柱小,木質部略呈多角形;韌皮部束位於木質部弧角間;中央通常有髓。
根莖表皮有腺毛,皮層散有石細胞及厚壁細胞。
根及根莖薄壁細胞含菊糖,有的含草酸鈣簇晶。
【藥材理化鑒定】
1.取本品粉末2g,加水20ml,置60℃水浴上加熱10分鐘,趁熱濾過,放冷。取濾液2ml,置帶塞試管中,用力振搖1分鐘,產生持久性泡沫,10分鐘內不消失。
2.取本品粗粉2g,加石油醚(60℃~90℃)20ml,加熱回流提取3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約2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紫菀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v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二硝基苯肼試液。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黃色斑點;105℃加熱10分鐘,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生境分布】生於低山陰坡濕地、山頂、草地及沼澤地。
分布於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河南等省區。亦有栽培。
【采集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有節的根莖(習稱“母根”)和泥沙,編成辮狀曬干,或直接曬干。
【飲片炮制】
1.紫菀:除去雜質,洗淨,稍潤,切厚片,干燥。
2.蜜紫菀:取紫菀片,照蜜炙法(附錄)炒至不粘手。
【性能功用】辛,苦,溫。歸肺經。潤肺下氣,消痰止咳。用於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勞嗽咳血。內服:5~9g,水煎服。
【附注】置陰涼干燥處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