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中藥材名】鴨跖草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鴨跖草科植物鴨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
【藥材歷史考證】鴨跖草的始載本草為《本草拾遺》。《嘉祐本草》雲:“生江東、淮南平地,葉如竹,高一二尺,花深碧,有角如鳥嘴,……花好為色。”鴨跖草又名竹葉菜。《本草綱目》曰:“竹葉菜,處處平地有之。三四月生苗,紫莖竹葉,嫩時可食。四五月開花,如蛾形,兩葉如翅,碧色可愛。結角尖曲如鳥喙,實在角中,大如小豆,豆中有細子,灰黑而皺,狀如蠶屎。巧匠采其花,取汁作畫色及彩羊皮燈,青碧如黛也。”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本品與現今所用鴨跖草原植物相符。
【植物形態鑒定】一年生草本,高30~60cm。莖肉質,多分枝,下部匍匐地面,有節,節上具不定根;上部近直立,節稍膨大。單葉互生,葉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0cm,寬1~3cm,全緣,先端漸尖,基部下延成膜質葉鞘,透明而抱莖,邊緣具白色纖毛。聚傘花序腋生,佛焰苞具柄,邊緣對合折疊,膜質,全緣,但不相連;花萼3片,膜質,綠白色,卵圓形;花瓣3片,後方的2片卵圓形,深藍色,基部具爪,前方1片卵狀披針形,白色,基部亦具爪;雄蕊6,3枚退化;花柱先端彎曲。蒴果橢圓形,2室,每室含種子2枚,種子表面有白色小點,凹凸不平。花期7~9月,果期8~10月。
【藥材性狀鑒定】本品長可達60cm,黃綠色或黃白色,較光滑。莖有縱稜,直徑約0.2cm,多有分枝或須根,節稍膨大,節間長3~9cm;質柔軟,斷面中部有髓。葉互生,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後呈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3~9cm,寬1~2.5cm;先端尖,全緣,基部下延成膜質葉鞘,抱莖,葉脈平行。花多脫落,總苞佛焰苞狀,心形,兩邊不相連;花瓣皺縮,藍色。氣微,味淡。
【藥材顯微鑒定】葉表面觀:非腺毛有兩種,均為2細胞,一種短錐形,長45~60μm,壁較厚,基部細胞直徑約45μm,頂端細胞短尖;另一種棒形,基部細胞長45~60μm,壁稍厚,頂端細胞較長,先端鈍圓,壁薄,常脫落。草酸鈣針晶較多,長至74μm。
【藥材理化鑒定】
1.取本品粗粉2g,加水30ml,煮沸30分鐘,濾過。取濾液2ml,加0.2%茚三酮乙醇液2~3滴,置沸水浴中加熱5分鐘,溶液顯藍色。(檢查氨基酸)
2.取上述水提取液20ml,水浴濃縮至干,加8ml甲醇溶解,濾過。取濾液2ml,加濃鹽酸數滴,再加鎂粉少量,溶液變紅色。另取2ml,加1%三氯化鋁甲醇溶液數滴,溶液顯黃色。(檢查黃酮)。
【生境分布】生於山坡、林下、路旁及山澗水溝邊較陰濕處。分布於全國大部分地區。
【采集加工】夏、秋二季采收,曬干。
【飲片炮制】除去雜質,洗淨,切段,曬干。
【性能功用】甘、淡,寒。歸肺經、胃經、小腸經。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用於風熱感冒,高熱不退,咽喉腫痛,水腫尿少,熱淋澀痛,癰腫疔毒。內服:15~30g,鮮品60~90g;外用:適量,煎水熏洗。
【附注】置陰涼干燥處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