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中藥材名】萊菔子
【藥材來源鑒定】為十字花科植物蘿卜Raphanu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種子。又名蘿卜子。李時珍釋其名曰:“菘乃菜名,因其耐冬如松柏也。萊菔乃根名,上古謂之蘆菔,中古轉為萊菔,後世訛為蘿卜。”
【本草品種考證】萊菔原名蘆菔,又名溫菘。其始載本草為《名醫別錄》。《本草經集注》雲:“蘆菔是今溫菘,其根可食,葉不中啖。”《新修本草》雲:“萊菔根味辛,甘,溫,無毒。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氣,消谷,……陶謂溫菘是也。……俗呼為蘿卜。”《日華子本草》雲:“蘿卜,平,能消痰止咳,……子,水研服,吐風痰。”《本草圖經》曰:“凡人飲食過度飽,宜生嚼之,佳。子,研水服,吐風涎甚效。”並附有“萊菔”圖。李時珍又曰:“圃人種萊菔,六月下種,秋采苗,冬掘根。春末抽高薹,開小花,紫碧色。夏初結角,其子大如大麻子,圓長不等,黃赤色。五月亦可再種。其葉有大者如蕪菁,細者如花芥,皆有細柔毛,其根有紅、白二色,其狀有長、圓二類。大抵生沙壤者脆而甘,生瘠地者堅而辣。……萊菔子之功,長於利氣。”根據以上本草圖文考證,與現今藥用萊菔子及其原植物相符。同時還可得出結論,萊菔子入藥的始載本草為唐代《日華子本草》。
【植物形態鑒定】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直根肉質肥大,長圓形、球形或圓錐形,外皮綠色、白色或紅色;莖直立,有分枝,無毛,稍被粉霜。基生葉和下部莖生葉大頭羽狀半裂,長8~30厘米,寬3~5厘米,頂裂片卵形,側裂片4~6對,長圓形,有鈍齒,疏生粗毛;上部莖生葉長圓形,有柄或近無柄,有鋸齒或全緣。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白色或粉紅色,直徑1.5~2厘米;花梗長5~15毫米;萼片4,長圓形,長5~7毫米;花瓣4.倒卵形,長1~1.5厘米,具紫紋,下部有長5毫米的爪;雄蕊6,4長2短;雌蕊1,子房上位。長角果圓柱形,長3~6厘米,寬10~12毫米,在相當於種子間處缢縮,並形成海綿質橫隔;頂端喙長1~1.5厘米;果梗長1~1.5厘米。種子1~6個,卵形,微扁,紅棕色,有細網紋。花期4~5月,果期5~6月。
【藥材性狀鑒定】本品呈類卵圓形或橢圓形,稍扁,長2.5~4毫米,寬2~3毫米。表面黃棕色、紅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深棕色圓形種臍,一側有數條縱溝。種皮薄而脆,子葉2,黃白色,有油性。氣微,味淡、微苦辛。
【藥材顯微鑒定】種子橫切面:最外為1列類方形的表皮黏液細胞;下皮細胞l列切向延長巨大,薄壁性;柵狀細胞1列,棕紅色,高10~20微米,寬約11微米,其側壁和內壁增厚,木化,色素層細胞頹廢,內含紅棕色物質。內胚乳細胞1列,扁平,內含糊粉粒。子葉發達,含糊粉粒及脂肪油。
【藥材理化鑒定】1.取本品粉末少量,置試管內,加氫氧化鈉1小粒,置酒精燈上灼熱,放冷,加水2毫升使溶解,濾過。取濾液1毫升,加5%鹽酸溶液酸化,即有硫化氫產生,遇新制的醋酸鉛試紙,則顯有光澤的棕黑色。
2.取亞硝基鐵氰化鈉1小粒,置白瓷板上,加水1~2滴使溶解,加上項剩余的濾液1~2滴,即顯紫紅色。
【生境分布】全國各地普遍栽培,為常見食用蔬菜之一。
【采集加工】夏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曬干,搓出種子,除去雜質,再曬干。
【飲片炮制】1.萊菔子:除去雜質,洗淨,干燥。用時搗碎。
2.炒萊菔子:取淨萊菔子,照清炒法炒至微鼓起。用時搗碎。
【性能功用】辛、甘,平。歸肺經、脾經、胃經。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用於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積滯瀉痢,痰壅喘咳。內服:4. 5~9克,水煎服。
【附注】置通風干燥處貯藏,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