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中藥材名】魚腥草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touttuym‘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此草鮮品有魚腥氣,故名魚腥草。
【藥材歷史考證】魚腥草原名蕺,又名蕺菜。其始載本草為《名醫別錄》。《新修本草》雲:“此物葉似養麥,肥地亦能蔓生。莖紫赤色,多生濕地山谷陰處。山南江左人好生食之。”《蜀本草》引《新修本草圖經》雲:“莖葉俱紫赤,英有臭氣。”李時珍曰“其葉腥氣,故俗呼為魚腥草。”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與現今藥用魚腥草相符。
【植物形態鑒定】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具魚腥氣;莖下部伏地,生根,上部直立,無毛或節上被毛。單葉互生;葉片心形,長4~10厘米,寬2.5~6厘米,全緣,暗綠色,上面密生腺點,下面常為紫色,葉脈5~7條,兩面脈上有柔毛;葉柄長1~3.5厘米;托葉膜質,線彤,長1~2.5厘米,下部與葉柄合生成鞘狀。穗狀花序在莖上端與葉對生或兼有頂生;花序梗長1.5~3厘米;基部有4枚白色花瓣狀總苞片;花小而密集,兩性,無花被;雄蕊3,花絲下部與子房合生;雌蕊由3個下部合生的心皮組成,子房上位,花柱分離。蒴果,頂端開裂。花期4~7月,果期10~11月。
【藥材性狀鑒定】本品莖呈扁圓柱形,扭曲,長20~35厘米.直徑2~3毫米;表面棕黃色,具縱稜數條,節明顯,下部節上有殘存須根;質脆,易折斷。葉互生,葉片卷折皺縮,展平後呈心形,長3~5厘米,寬3~4.5厘米;先端漸尖,全緣;上表面暗黃綠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綠色或灰棕色;葉柄細長,基部與托葉合生成鞘狀。穗狀花序頂生,黃棕色。搓碎有魚腥氣,味微澀。
【藥材顯微鑒定】葉片表面觀:上、下表皮細胞多角形,有較密的波狀紋理,氣孔不定式,副衛細胞4~5個;油細胞散在,類圓形,周圍7~8個表皮細胞呈放射狀排列。腺毛無柄,頭部3~4個細胞,內含淡棕色物,頂端細胞常已無分泌物,或皺縮。非腺毛(葉脈處)2~4(~10)個細胞,長180~200毫米,基部直徑約40毫米,表面有條狀紋理。下表皮氣孔、非腺毛較多。葉肉組織中有小簇晶散在,直徑6~10毫米。
【藥材理化鑒定】1.取本品粉末適量,置小試管中,用玻璃棒壓緊,滴加品紅亞硫酸試液少量至上層粉末濕潤,放置片刻,自側壁觀察,濕粉末顯粉紅色或紅紫色。
2.取本品粉末1克,加乙醇10毫升,加熱回流10分鐘,濾過。取濾液2ml,加鎂粉少量與鹽酸3滴,置水浴中加熱,顯紅色。
【生境分布】生於山谷、溪邊、林下濕地、田埂及窪地陰濕草叢中。分布於我國中部、東南至西南部各省區。東起台灣,西南至雲南、西藏,北達陝西、甘肅。
【采集加工】夏季莖葉茂盛、花穗多時采割,除盡泥土及雜質,洗淨,曬干。
【飲片炮制】除去雜質,迅速洗淨,切段,曬干。
【性能功用】味辛,性微寒。歸肺經。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用於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癰腫瘡毒。內服:15~25克,水煎服;或鮮品用量加倍,搗汁服。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或干品煎湯熏洗患處。本品不宜久煎。虛寒證及陰性瘡瘍者忌服。
【附注】1.置於燥處貯藏。
2.本品為治療“肺癰吐膿血之要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