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中藥材名】桑椹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桑科植物桑Motus alba L.的干燥果穗。
【藥材歷史考證】桑椹的始載本草《新修本草》雲:“桑椹,味甘,寒,無毒,單食主消渴。”李時珍曰:“椹有烏、白二種。”以上本草所述,即為本品。
【植物形態鑒定】參見“桑葉植物形態鑒定”項。
【藥材性狀鑒別】本品為聚花果,由多數小瘦果集合而成,呈長圓形,長1~2厘米,直徑5~8毫米。黃棕色、棕紅色至暗紫色,有短果序梗。小瘦果卵圓形,稍扁,長約2毫米,寬約1mm,外具肉質花被片4枚。氣微,味微酸而甜。
【生境分布】生於村旁、田間、地埂或山坡。野生或栽培,產於全國各地,以江蘇、浙江、湖北等省為多。
【采集加工】4~6月果實變紅時采收,曬干,或略蒸後曬干。
【飲片炮制】除去雜質及果序梗,洗淨,曬干。
【性能功用】甘、酸,寒。歸心經、肝經、腎經。補血滋陰,生津潤燥。用於眩暈耳鳴,心悸失眠,須發早白,津傷口渴,內熱消渴,血虛便秘。內服:9~15克,水煎服。脾胃虛寒洩瀉者忌服。
【附注】置通風干燥處貯藏,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