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葦合劑

      【方劑名】銀葦合劑,出自現代·《中醫方劑臨床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組成】金銀花(30克)、連翹(15克)、桔梗(9克)、杏仁(9克)、紅籐(30克)、魚腥草(30克)、冬瓜子(9克)、桃仁(9克)、鮮蘆根二尺(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熱解毒,祛膿消癰。   【主治】主治肺癰咳吐膿痰,胸中隱痛,

  • 赤小豆當歸散

      【方劑名】赤小豆當歸散,出自漢·《金匮要略》。   【組成】赤小豆三升(150克)、當歸三兩(30克)。   【用法】上二味,杵為散。漿水調服2克,每日三服。   【功效】清熱利濕,和營解毒。   【主治】主治腸中癰膿,肌表熱不甚,微煩,欲臥,汗出,目眦黑,能進食,脈數者;亦治大便下血,先血後便等症。   【臨床醫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尿路

  • 五味消毒飲

      【方劑名】五味消毒飲,出自清·《醫宗金鑒》。   【組成】金銀花三錢(20克),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一錢二分(各15克)。   【用法】水煎,加無灰酒半盅,再滾二三沸時,熱服。渣如法再煎服。被蓋出汗為度服。現代用法:水煎服,或煎後加酒1~2匙和服。藥渣可搗爛敷患處。   【功效】清熱解毒,消散疔瘡。   【主治】主治火毒

  • 銀花甘草湯

      【方劑名】銀花甘草湯,出自清·《外科十法》。   【組成】金銀花二兩(9克)、生甘草二錢(9克)。   【用法】水煎服,或代茶頻飲。又可煎汁洗滌潰瘍百。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主治熱疖,疔瘡,熱毒瘡瘍初起,紅腫熱痛,舌紅,苔薄黃,脈滑數。   【臨床醫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熱疖、疔瘡、熱毒瘡瘍、藥疹等病症。   藥疹:以金銀花

  • 銀花解毒湯

      【方劑名】銀花解毒湯,出自清·《瘍科心得集》。   【組成】金銀花、地丁草、犀角、赤苓、連翹、牡丹皮、川連、夏枯草。   【用法】原方無劑量。水煎服。   【功效】清熱涼血,解毒消腫。   【主治】主治熱毒蘊絡,癰疽、疔瘡等症。   【臨床醫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流行性腮腺炎等病症。   流行性腮腺炎:以本方湯加味口服配合青黛外敷治療80例

  • 內疏黃連湯

      【方劑名】內疏黃連湯,出自金·《索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組成】黃連一兩(9克)、芍藥一兩(9克)、當歸一兩(9克)、槟榔(研末)一兩(6克)、木香(研末)一兩(9克)、黃芩一兩(9克)、薄荷一兩(6克)、山栀子一兩(9克)、桔梗一兩(6克)、甘草一兩(6克)、連翹二兩(9克)。   【用法】上藥水煎服。先予一二服,之後每服加大黃一錢

  • 當歸活血湯

      【方劑名】當歸活血湯,出自明·《醫方考》。本方又名“當歸活血散”。   【組成】當歸一錢(9克)、紅花一錢(9克)、生地黃一錢(9克)、赤芍一錢(9克)、川芎一錢(9克)、紫草一錢(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活血和營,涼血解毒。   【主治】主治瘡瘍腫毒,色紫而枯者,以及血熱所致崩漏,月經不調,舌

  • 七星劍

      【方劑名】七星劍,出自明·《外科正宗》。   【組成】野菊花三錢(9克)、蒼耳草三錢(9克)、稀莶草三錢(9克)、半枝蓮三錢(9克)、地丁草三錢(9克)、麻黃一錢(3克)、草河車(重樓)二錢(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熱解毒,疏邪消散。   【主治】主治疔瘡初起,惡寒發熱,心煩躁亂,甚則昏愦,苔白或黃,脈浮數。   【

  • 牛蒡解肌湯

      【方劑名】牛蒡解肌湯,出自清·《瘍科心得集》。   【組成】牛蒡子(9克)、薄荷(3克)、荊芥(12克)、連翹(9克)、山栀子(9克)、牡丹皮(9克)、石斛(9克)、玄參(9克)、夏枯草(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疏風清熱,涼血解毒。   【主治】主治頭面頸項瘡瘍初起,局部紅腫,兼惡寒發熱、頭痛、口干、便秘、尿赤,舌紅苔

  • 枇杷清肺飲

      【方劑名】枇杷清肺飲,出自清·《醫宗金鑒》。   【組成】枇杷葉二錢(9克)、桑白皮二錢(9克)、黃連錢(6克)、黃柏一錢(9克)、人參三分(6克)、甘草三分(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宣肺,清熱,化濕。   【主治】主治面部粉刺,色紅疼痛,破出白汁。   【臨床醫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痤瘡、脂溢性皮炎等病症。   1.痤瘡

  • 瓜蒌牛蒡湯

      【方劑名】瓜蒌牛蒡湯,出自清·《醫宗金鑒》。   【組成】瓜蒌仁一錢(3克)、牛蒡子一錢(3克)、花粉錢(3克)、黃芩一錢(3克)、生栀子一錢(3克)、連翹一錢(3克)、皂刺一錢(3克)、金銀花一錢(3克)、生甘草一錢(3克)、陳皮一錢(3克)、青皮一錢(3克)、柴胡五分(1.5克)。   【用法】水煎,入煮酒一杯和勻,食遠服(遠離吃飯時

  • 五神湯

      【方劑名】五神湯,出自清·《洞天奧旨》。   【組成】金銀花、紫花地丁、茯苓、車前子、牛膝(原書無劑量)。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熱解毒,分利濕熱。   【主治】主治委中毒,焮痛色赤,屬濕熱凝結者。   【臨床醫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肛窦炎、下肢丹毒等病症。   1.肛窦炎:以五神湯治療24例,以症狀及體征的消失判斷療效。結果

  • 五香流氣飲

      【方劑名】五香流氣飲,出自清·《醫宗金鑒》。   【組成】金銀花二兩(6克)、僵蠶一兩五錢(4.5克)、連翹一兩五錢(4.5克)、羌活一兩五錢(4.5克)、獨活一兩五錢(4.5克)、瓜蒌仁一兩五錢(4.5克)、小茴香一兩五錢(4.5克)、藿香五錢(6克)、丁香一錢(3克)、木香一錢(3克)、沉香一錢(3克、)甘草一錢(3克)。   【用法

  • 四妙勇安湯

      【方劑名】四妙勇安湯,出自清·《驗方新編》(原方無名,《中醫雜志》1958年第11期定名)。本方見於清末《驗方新編》,所載有方無名,主治“脫骨疽”。“四妙勇安湯”之名首見於1958年第11期《中醫雜志》刊載“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報告”一文,為原河北天津專區第一醫院中

  • 顧步湯

      【方劑名】顧步湯,出自清·《外科真诠》。   【組成】黃芪、金钗石斛、當歸、金銀花、牛膝、紫花地丁各一兩(各30克),蒲公英、菊花各半兩(各15克),人參、甘草各三錢(各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氣活血,清熱解毒。   【主治】主治脫疽,局部皮色黯紅、腫脹,趾如煮熟紅棗、漸變紫黑、浸潤蔓延,五趾相傳,呈干性壞死、劇痛難

  • 萆薢滲濕湯

      【方劑名】萆薢滲濕湯,出自清·《瘍科心得集·補遺》。   【組成】萆薢、薏苡仁、黃柏、赤苓、牡丹皮、澤瀉、滑石、通草。   【用法】水煎服。原書未注明用量用法,現可根據各藥的常用劑量,酌情定量水煎服。   【功效】清熱滲濕,涼血活血。   【主治】主治濕熱下注所致的臁瘡,下肢丹毒,濕疹,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臨床醫案】

  • 犀黃丸

      【方劑名】犀黃丸,出自清·《外科證治全生集》。   【組成】犀黃三分(1克),麝香一錢半(5克),乳香、沒藥各一兩(各30克)。   【用法】上藥研細末,黃米飯一兩(30克)搗為丸。每次服3~6克,每日3次,陳酒送服。   【功效】清熱解毒,化痰散結,活血消腫,祛瘀止痛。   【主治】主治乳巖,橫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癰,小腸癰,頸部淋

  • 六應丸

      【方劑名】六應丸,出自現代·《上海中成藥臨床使用手冊》。   【組成】丁香、蟾酥、雄黃、牛黃、珍珠、冰片。   【用法】原方無劑量。上藥共研細末,制成丸劑如小米大。口服:成人每服10粒,兒童每服5粒,嬰兒每服2粒,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含化:每次2粒,放入口中。外用:每次適量,冷開水或醋調化,敷患處。   【功效】解毒消炎,退腫止痛。  

  • 小金丹

      【方劑名】小金丹,出自清·《外科證治全生集》。本方又名“小金丸”。   【組成】白膠香、制草烏、五靈脂、地龍、制木鱉各一兩五錢(各150克),制沒藥、制乳香、當歸身各七錢五分(各75克),麝香三錢(30克),陳墨一錢二分(12克)。   【用法】口服或外用。   【功效】化痰祛濕,祛瘀通絡。   【主治】主治痰核,

  • 回陽三建湯

      【方劑名】回陽三建湯,出自明·《外科正宗》。   【組成】附子一錢(3克)、人參一錢(3克)、黃芪一錢(3克)、當歸一錢(3克)、川芎一錢(3克)、茯苓一錢(3克)、枸杞一錢(3克)、陳皮一錢(3克)、萸肉一錢(3克)、木香五分(1.5克)、甘草五分(1.5克)、紫草五分(1.5克)、厚樸五分(1.5克)、蒼術五分(1.5克)、紅花五分(

  • 透膿散

      【方劑名】透膿散,出自明·《外科正宗》。   【組成】生黃芪四錢(12克)、當歸二錢(6克)、穿山甲一錢(3克)、皂角刺一錢半(5克)、川芎三錢(9克)。   【用法】水二盅,煎一半,隨病前後,臨服入酒一杯亦可。   【功效】補益氣血,托毒透膿。   【主治】主治癰疽諸毒,內膿已成,不穿破者,舌淡,脈細弱。   【臨床醫案】臨床主要用於治

  • 代刀散

      【方劑名】代刀散,出自清·《外科證治全生集》。   【組成】皂角刺(30克)、黃芪(30克)、甘草(15克)、乳香(15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每服9克,陳酒或溫開水送服;或改用飲片水煎服。   【功效】益氣活血,托毒潰膿。   【主治】主治瘡瘍膿毒已熟、尚未潰破。   【臨床醫案】臨床報道主要見於治療痤瘡等病症。   痤瘡:以

  • 托裡透膿湯

      【方劑名】托裡透膿湯,出自清·《醫宗金鑒》。   【組成】人參、白術、穿山甲、白芷各一錢(各3克),升麻、甘草各五分(各1.5克),當歸二錢(6克),黃芪三錢(9克),皂角刺一錢五分(4.5克),青皮五分(1.5克)。   【用法】水煎,溫酒送服。   【功效】益氣活血,托裡透膿。   【主治】主治癰疽,氣血虧損,膿成難潰者;將潰時,紫陷

  • 內補黃芪湯

      【方劑名】內補黃芪湯,出自明·《外科發揮》。   【組成】黃芪、當歸、熟地黃、川芎、白芍、人參、茯苓、甘草、麥門冬、肉桂、遠志、生姜、大棗各五分(各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補益氣血,養陰生肌。   【主治】主治癰疽潰後,氣血皆虛,潰處作痛,倦怠懶言,間或發熱,經久不退,脈細弱,舌淡苔薄。   【臨床醫案】臨床主要用於治

  • 瀉青丸

      【方劑名】瀉青丸,出自明·《小兒藥證直訣》。本方又名“瀉肝丸”“涼肝丸”。   【組成】龍膽草、大黃、防風、羌活、川芎、當歸、山栀各一兩(各30克)。   【用法】上藥均研細末,煉蜜為丸。竹葉煎湯加砂糖,溫開水化下,小兒劑量酌減;也可用飲片作湯劑水煎服,各藥用量酌減至湯劑常規劑量。   【功

  • 消風養血湯

      【方劑名】消風養血湯,出自清·《外科證治全生集》。   【組成】荊芥五分(1.5克)、蔓荊子五分(1.5g)、菊花五分(1.5克)、白芷五分(1.5克)、麻黃(去節)五分(1.5克)、桃仁(去皮尖)五分(1.5克)、紅花(酒炒)五分(1.5克)、防風五分(1.5克)、川芎五分(1.5克)、當歸(酒洗)一錢(3克)、草決明一錢(3克)、石決

  • 涼血四物湯

      【方劑名】涼血四物湯,出自清·《醫宗金鑒》。   【組成】當歸、生地黃、川芎、赤芍、黃芩(酒炒)、赤茯苓、陳皮、紅花(酒洗)、生甘草各一錢(各3克)   【用法】水二盅,加生姜三片,煎八分,加酒一杯,調五靈脂末二錢(6克)熱服。現代用法多為水煎服。   【功效】涼血活血,清宣肺氣。   【主治】主治酒糟鼻屬血熱證者。   【臨床醫案】臨床

  • 瀉黃散

      【方劑名】瀉黃散,出自宋·《小兒藥證直訣》。   【組成】藿香葉七錢(5克)、山栀仁一錢(3克)、石膏五錢(5克)、甘草三兩(9克)、防風四兩(12克)。   【用法】上藥锉,同蜜、酒微炒香,為細末。每服一至二錢(3~6克),水一盞,煎至五分,溫服清汁,無時。   【功效】瀉脾胃伏火。   【主治】主治脾胃伏火,口瘡口臭,煩褐易饑,口燥唇

  • 清熱瀉脾散

      【方劑名】清熱瀉脾散,出自清·《醫宗金鑒》。   【組成】栀子、生地黃、黃芩、茯苓各三錢(各9克),煅石膏半兩(15克),黃連、燈心草各一錢(3克)。   【用法】上藥共研為末,水煎服。也可用飲片作湯劑水煎服。   【功效】清熱瀉火解毒。   【主治】主治小兒鵝口,滿口生白屑,舌紅苔白膩,脈細數。   【臨床醫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鵝口瘡、

  • 玉屑無憂散

      【方劑名】玉屑無憂散,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玄參(去蘆)、荊芥穗、滑石(研)、黃連(去毛)、縮砂仁(去殼)、白茯苓(炒令黃)、貫眾(去蘆)、炙甘草、山豆根各一兩(各3克),寒水石(研飛)二兩(60克),硼砂二錢(6克)。   【用法】每服一錢,干摻舌上,後以新水咽下,不拘時候。   【功效】清熱解毒,軟堅散結。   

Total 4445 篇文章  FirstPage PreviousPage NextPage LastPage CurrentPage:147/149  30篇文章/Page  GoTo Page: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