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名】銀翹馬勃散,出自清·《溫病條辨》。 【組成】連翹、牛蒡子各一兩(各30克),金銀花半兩(15克),射干三錢(9克),馬勃二錢(6克)。 【用法】上杵為散,每服6錢(18克),鮮葦根湯煎,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 【功效】清熱利咽。 【主治】主治濕溫喉阻咽痛,症見發熱,口渴,咽痛,吞咽受阻,脈浮。 【臨床醫案
【方劑名】清咽寧嗽湯,出自明·《醫學統旨》。 【組成】桔梗二錢(6克),栀子一錢(3克),黃芩、桑白皮、甘草、前胡、知母、貝母各一錢(各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熱利咽,止咳化痰。 【主治】主治熱壅肺氣,聲啞咳嗽等。 【臨床醫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喉源性咳嗽等病症。 喉源性咳嗽:以清咽寧嗽湯加味治療126
【方劑名】清音丸,出自明·《醫學統旨》。 【組成】桔梗(30克)、诃子肉(30克)、甘草(15克)、青黛(9克)、硼砂(9克)、冰片(0.9克)。 【用法】原方無劑量。上藥均研細末,制成丸劑,每丸重3克。每服1丸,每口2次,含服,或用溫開水送服。 【功效】清熱利咽,瀉火解毒。 【主治】主治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口干舌燥,咽下
【方劑名】鐵笛丸,出自明·《壽世保元》。 【組成】當歸(酒洗)(30克)、懷熟地黃(30克)、懷生地黃(30克)、天門冬(去心,鹽炒)(15克)、黃柏(蜜炒)(30克)、知母(15克)、麥門冬(去皮,鹽炒)(10克)、玄參(9克)、白茯苓(去皮)(30克)、诃子(15克)、炒阿膠(15克)、人乳(250毫升)、牛乳(250毫升)、烏梅
【方劑名】金果飲,出自現代·《全國中成藥產品集》(山西科學教育出版社,1989年)。“金果飲”根據上海市第三人民醫院陳梅芳醫師提供的處方研制,該處方名首見於《中成藥研究》雜志1984年第5期,並先後被中國藥材公司、國家醫藥管理局中成藥情報中心站編著的《全國中成藥產品集》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質量標准&midd
【方劑名】滋陰降火湯,出自明·《壽世保元》。 【組成】白芍一錢二分(3.5克),當歸、川芎、黃柏、生知母、天花粉、生甘草各一錢(各3克),熟地黃—錢半(4.5克),玄參二錢(6克),桔梗三錢(9克),竹瀝(沖入)半兩(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滋陰降火。 【主治】主治虛火上升,喉內生瘡,喉閉熱毒,舌
【方劑名】苦酒湯,出自漢·《傷寒論》。苦酒湯源於《傷寒論》312條:“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組成】半夏(9克),雞子(去黃,一枚),苦酒適量。 【用法】將半夏置於苦酒中煮沸,去半夏,趁熱下雞子清,攪勻,少少含咽之。 【功效】利咽開音。 【主治】主治咽中傷生瘡,不
【方劑名】通關散,出自元·《丹溪心法附余》。 【組成】皂角一錢(3克)、細辛一錢(3克)。 【用法】研極細末,和勻。每用少許,吹入鼻中取嚏。 【功效】通關開竅。 【主治】主治中惡,客忤及痰厥,突然昏厥,人事不省,牙關緊閉,面色蒼白,痰涎壅塞等症。 【臨床醫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尿潴留、急性腦血管病意識障礙等病症。 1
【方劑名】神仙化痞膏,出自明·《萬病回春》。 【組成】當歸(3克)、川芎(3克)、赤芍(3克)、黃連(3克)、黃芩(3克)、丁香(15克)、生地黃(15克)、草烏(15克)、巴豆(15克)、紅花(15克)、肉桂(15克)、黃柏(30克)、栀子(30克)、蘇木(30克)、川烏(30克)、大黃(60克)、穿山甲(20片)、蜈蚣(6條)、白
【方劑名】阿魏膏,出自明·《景岳全書》。 【組成】羌活、獨活、玄參、官桂、赤芍、穿山甲、生地黃、兩頭尖、大黃、白芷、天麻、紅花、槐枝、柳枝、桃枝各半兩(各15克),木鱉子(去殼)十枚,頭發一團。 【用法】上藥用麻油二斤四兩(1120克),煎藥至黑,去渣,入樟丹、阿魏、蘇合油、乳香、沒藥各半兩(各15克)、麝香三錢(9克),收膏,攤
【方劑名】越鞠丸,出自《丹溪心法》。本方又名“芎術丸”。 【組成】香附、川芎、蒼術、神曲、栀子各等分(各6克)。 【用法】共為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原書未著用法用量),可每次6克,每日2次口服,溫開水送下。現代用法:水丸,每服6~9克,溫開水送服;亦可作湯劑煎服,各藥劑量按比例酌減至湯劑常用量。 【功效】行氣解郁
【方劑名】金黃散,出自明·《外科正宗》。本方又名“如意金黃散”。 【組成】天花粉十斤(5000克),大黃、黃柏、姜黃、白芷各五斤(各2500克),天南星、陳皮、蒼術、厚樸、甘草各二斤(各1000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每次取適量,用蔥或絲瓜葉搗汁,或用黃酒、麻油、蜂蜜、陳醋、菊花露、銀花露(任選一種)
【方劑名】玉露散,出自清·《醫方集解》。原稱“芙蓉外敷法”,又名“清涼膏”“清露散”。 【組成】芙蓉葉。 【用法】上藥研極細末。用麻油、菊花露、金銀花露或凡士林調敷患處。 【功效】清熱,消腫。 【主治】主治癰疽疖瘡,丹毒,膿腫,局部紅腫熱痛等病症。
【方劑名】鐵箍散,出自明·《證治准繩》。 【組成】芙蓉葉、黃柏、大黃、五倍子、白及。 【用法】上藥各等分,共研細末。水調如糊,敷患處。 【功效】消腫箍膿。 【主治】主治癰瘍腫痛。 【臨床醫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腮腺炎、淋巴結炎、蜂窩織炎、癰腫、靜脈炎、闌尾炎及闌尾周圍膿腫、丹毒等。 1.腮腺炎、淋巴結炎、軟組織損傷、
【方劑名】坎離砂,出自現代·《中藥制劑手冊》。本方曾改名“風寒砂”。 【組成】麻黃、歸尾、附子、透骨草、紅花、干姜、桂枝、牛膝、白芷、荊芥、防風、木瓜、生艾絨、羌活、獨活、鐵砂。 【用法】上藥各等分,用醋、水各半熬成濃汁,再將鐵砂炒紅後攪拌制成。用時加醋10~15毫升拌勻,裝入布袋內,自然發熱,敷在患處。
【方劑名】千捶膏,出自清·《瘍醫大全》。 【組成】松香四兩(120克),巴豆5粒,蓖麻仁七錢(21克),杏仁、乳香、沒藥、銅綠各一錢(各3克)。 【用法】上藥搗膏,浸清水中。用時隨瘡大小用手捻成薄片,貼瘡上,以絹覆蓋。 【功效】消腫止痛,提膿祛腐。 【主治】主治癰疽疖疔初起,瘰疬,小兒鳝拱頭,臁瘡久不收口,潰後膿腐不淨等。
【方劑名】丁桂散,出自清·《外科傳薪集》。 【組成】丁香三錢(9克)、肉桂兩(30克)。 【用法】共研細末,加在膏藥上,烘熱後貼患處。 【功效】祛風散寒,溫經通絡。 【主治】主治頭痛,無形寒濕,附骨流注;或跌打傷痛,胃脘冷痛,腹痛洩瀉。 【臨床醫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小兒及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術後腸梗阻、腸脹氣、關節炎、
【方劑名】升陽舉經湯,出自金·《蘭室秘藏》。 【組成】肉桂、白芍、紅花各五分(各1.5克),細辛六分(1.8克),人參、熟地黃、川芎各一錢(各3克),獨活、炮附子、炙甘草各一錢五分(各4.5克),羌活、藁本、防風各二錢(6克),白術、當歸、黃芪、柴胡各三錢(各9克),桃仁10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各藥劑量可按比例酌加。
【方劑名】耳聾左慈丸,出自清·《重訂廣溫熱論》。 【組成】磁石二兩(60克)、熟地黃八兩(240克)、山茱萸四兩(120克)、牡丹皮三兩(90克)、山藥四兩(120克)、茯苓三兩(90克)、澤瀉三兩(90克)、北五味子五錢(15克)、石菖蒲一兩半(45克)。 【用法】蜜丸。每次6~9克,每日2次口服。臨床應用可改為湯劑,水煎服,每
【方劑名】易筒地黃飲子,出自宋·《易簡方》。本方原名“地黃飲子”,因宋·王碩《易簡方》收錄,故通常都稱其為“易簡地黃飲子”;也有認為本方為《易簡方》引宋·朱端章《衛生家寶方》。 【組成】生地黃、黃芪、熟地黃、甘草、天門冬、麥門冬、石斛、枇杷葉、枳殼、澤瀉、人參
【方劑名】九一丹,出自清·《醫宗金鑒》。本方又名“九一散”。 【組成】煅石膏九錢(27克),黃靈藥(升丹)一錢(3克)。 【用法】上為極細末。撒於患處,或用藥線蘸藥粉插入瘡口,外蓋膏藥或藥膏,每日換藥1~2次。 【功效】清熱,搜膿,生肌。 【主治】主治瘡毒潰破,膿出不暢,或潰瘍膿腐難脫,或已成瘘管等
【方劑名】大造丸,出自明·《扶壽精方》。 【組成】紫河車一具,龜板二兩(60克),黃柏、杜仲各一兩五錢(各45克),牛膝、天門冬、麥門冬各一兩二錢(各36克),人參一兩(30克),生地黃二兩五錢(75克)。 【用法】大蜜丸,每次1丸;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次口服。 【功效】益肺補腎,滋陰清熱。 【主治】主治肺腎虧虛、真陰
【方劑名】金匮腎氣丸,出自漢·《金匮要略》。本方又名“八味腎氣丸”。 【組成】干地黃240克、山茱萸120克、山藥120克、澤瀉90克、茯苓90克、牡丹皮90克、桂枝30克、附子30克。 【用法】制成蜜丸,每次服15丸(6克,可加至25丸(10克),酒送下,每日2次。臨床應用可改為湯劑,水煎服,每日2次,各
【方劑名】水解散,出自唐·《備急千金要方》。 【組成】桂心、甘草、大黃各二兩(各60克),麻黃四兩(120克)。 【用法】上藥共研為末,每服2克,開水調下。也可用飲片作湯劑水煎服,各藥用量按常規劑量。 【功效】辛溫解表,清熱通腑。 【主治】主治時行頭痛,壯熱一二日,舌深紅,苔干,脈數。 【臨床醫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高熱
【方劑名】桂枝加黃芪湯,出自漢·《金匮要略》。 【組成】桂枝、芍藥各三兩(各9克),甘草二兩(6克),生姜一兩(9克),大棗十二枚(3枚),黃芪二兩(6克)。 【用法】水煎溫服,服後飲熱粥以助藥力,溫覆取微汗,若不出汗,再服。 【功效】益氣解表,調和營衛。 【主治】主治黃汗,兩胫自冷,腰以上有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劇
【方劑名】黃芩散,出自宋·《太平聖惠方》。 【組成】黃芩(3克)、赤茯苓(30克)、麥門冬(30克)、石膏(60克)、葛根(15克)、甘菊花(15克)、炙甘草(15克)。 【用法】上藥共研為細末,每服9克,加豆豉6克,淡竹葉3克,水煎去渣;加生地黃汁60毫升,更煎服。亦可用作煎劑,各藥用量按常規量。 【功效】清熱生津除煩。
【方劑名】犀角升麻湯,出自宋·《普濟本事方》。 【組成】犀角一兩一分(30克),升麻一兩(30克),防風、羌活各三分(各21克),川芎、白附子、白芷、黃芩各半兩(各15克),炙甘草一分(7.5克)。 【用法】水三鐘,煎一鐘,食遠熱服。 【功效】疏風清熱,涼血解毒。 【主治】主治風毒侵襲陽明,鼻額間痛,或麻痺不仁,或連口唇、
【方劑名】桂枝加附子湯,出自漢·《傷寒論》。 【組成】桂枝、芍藥、甘草、生姜各三兩(各9克),大棗十二枚(3枚),附子一枚(9克)。 【用法】水煎溫服。 【功效】扶陽固表,調和營衛。 【主治】主治傷寒表陽虛弱,惡風發熱,汗漏不止,四肢微急,難以屈伸,小便難,舌質淡,苔薄白,脈浮虛 【臨床病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盜汗、慢性
【方劑名】膽道排石湯,出自現代·《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症》。 【組成】金錢草30克、茵陳15克、郁金15克、枳殼9克、木香9克、生大黃6~9克。 【用法】水煎服,或制成丸劑,每服9克,每日早晚各服1次,以1個月為1個療程,停藥1周後,再進行第2個療程,必要時,亦可連續服2個療程。 【功效】清熱利濕,行氣止痛,利膽排石。 【主
【方劑名】秦艽扶羸湯,出自宋·《楊氏家藏方》。 【組成】柴胡(60克)、人參(45克)、鱉甲(45克)、秦艽(45克)、地骨皮(45克)、半夏(30克)、紫菀(30克)、甘草(30克)、當歸(33克)。 【用法】上藥共研粗末,每服15克,加生姜5片,烏梅1枚,紅棗1枚,水煎服。 【功效】養陰除蒸,補氣肅肺。 【主治】主治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