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熱通淋 猕猴桃

    猕猴桃又叫籐梨、陽桃、猕猴梨。其性味甘酸而寒,有解熱、止渴、通淋、健胃的功效。可以治療煩熱、消渴、黃疸、嘔吐、腹瀉、石淋、關節痛等疾病,而且還有抗衰老的作用。  唐代醫藥學家陳藏器介紹猕猴桃的功效為“調中下氣、主骨節風、癱緩不隨、長年白發”。現代醫學研究分析,猕猴桃果實含有糖類,蛋白質中氨基酸豐富,蛋白酶十二種,維生素B1、C、胡蘿卜素以及鈣、磷、

  • 金銀花的理化狀況分析

    我國金銀花資源豐富,傳統上以河南和山東為金銀花的道地產區。地質背景系統(GBS)與中藥材品質密切相關。  中國藥科大學和河南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選取與土壤地質背景有關的一些指標,對同一種質金銀花在不同產區的土壤理化狀況及地質背景系統進行比較分析,探討了道地產區金銀花形成的地質背景因素及土壤理化狀況的一些特征性指標,以便為金銀花質量評價及金銀花GA

  • 百花入藥 治病良方

    “從中醫上講,這些人們認為是保健品的花,其實是治病的良藥。”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主任醫師張國泰說。  不管是在花茶還是鮮花制品的包裝上,都會提到這些花的性質、療效、功能甚至適應證等,其實這些都是中醫的說法,也就是說這些具有各種功效的花,本身就是一味中藥。  “花類中藥是中藥的一個類別,包含的品種非常多,根據不同花的性質,有著不同的功效,自古以來,花藥

  • 女孩性早熟“三草湯”可治

    7歲的楓楓是小學二年級學生,媽媽給她洗澡時發現,她的乳房竟已經開始發育了。媽媽連忙帶著孩子上醫院看病,診斷為性早熟。對此,湖南湘雅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黎杏群教授指出,隨著兒童營養狀況的改善、環境污染及社會因素等影響,兒童性早熟發病率已上升至小兒內分泌疾病的第二位,應該受到家長和臨床醫生的高度重視。  小兒性早熟,在祖國醫學裡還沒有這個病名,歷代的中

  • 麻仁丸治便秘很好很溫和

    痔瘡患者多有慢性便秘,尤其是痔瘡發作時,排便疼痛、出血導致患者懼怕排便,進一步加重了便秘。而潤腸通便的麻仁丸很適合痔瘡性便秘患者服用。一般來說,大便一旦通暢,能促進痔瘡愈合,防止痔瘡復發。  痔瘡患者有時一連好幾天都解不下大便來,苦不堪言。遇到這種情況時,若單獨使用番瀉葉、大黃、芒硝等攻下藥,又易引起腹瀉,且止瀉後便秘依然如故,根本不能解決問題。麻

  • 藥浴防治膝關節病

      治療目的:改善物質代謝和微循環,抑制退行性變的進一步發展,消炎止痛,促進關節功能的恢?

  • 前列腺炎常用的中藥方劑

      主治慢性有菌前列腺炎常用的中藥方劑   方 劑 一:萆謝、 王不留行、黃芪各20g,敗醬草、丹參、車前子各30g,赤藥、生地、柴胡、各10g,牛膝15g、穿山甲10g 、甘草10g。  方 劑 二:苦參、紅花、元胡、川芎、積殼、桂枝、川椒、艾葉各20g 透骨草、仲筋草、土茯苓、丹參各30g  方 劑 三:當歸、澤瀉、丹皮、茯苓各9g 山藥、 黃

  • 男子性欲過亢中藥方劑

      處方(一)   【辨證】有膽濕熱。  【治法】清利下焦濕熱。  【方名】蠶砂黃柏湯。  【組成】生蠶砂30克,生黃柏30克。  【用法】上為末,每服9克,空腹用開水調下。  【出處】《醫學實在易》卷七。  處方(二)  【辨證】肝膽濕熱。  【治法】清熱燥濕,舒肝行氣。  【方名】龍膽瀉肝湯。  【組成】柴胡4.5克,青皮4.5克,龍膽草4.5

  • 化膿性鼻窦炎中藥方劑

      中藥處方(一)   【辨證】肺胃蘊熱。  【治法】排膿解毒。  【方名】排膿清窦湯。  【組成】桔梗10克,黃芩10克,浙貝10克,天花粉10克,七葉一枝花10克,金銀花12克,蒼耳子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上海中醫藥雜志》。  中藥處方(二)  【辨證】陽明熱毒壅盛。  【治法】清解陽明熱毒。  

  • 中藥如何治潰瘍性口腔炎

      【辨證】腎水衰憊,虛火上炎。  【治法】滋腎養陰,佐以清虛火。  【方名】六味地黃湯加減。  【組成】生地12克,萸肉6克,山藥6克,丹皮6克,澤瀉6克,茯苓9克,竹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岳美中方

  • 奇方妙劑治眼睑下垂

      中醫方劑(一)   【辨證】脾腎虛損,氣血失和,經脈失養。  【治法】補脾益腎。  【方名】溫腎益脾湯。  【組成】黨參20克,黃芪25克,芡實10克,金櫻子10克,巴戟10克,仙茅25克,肉桂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李樹方。  中醫方劑(二)  【辨證】腎脾氣弱,筋脈弛緩,眼胞下垂。  【治法】益氣補中,健脾

  • 貝母散緩解口腔潰瘍

      酷暑將至,最近門診上口腔潰瘍患者明顯增多,在他們服用了貝母散進行治療後,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口腔潰瘍俗稱口瘡,中醫辨證多屬於胃火上炎和脾胃濕熱。胃火上炎的患者,口瘡病程一般比較短,也容易治愈;脾胃濕熱的患者,口瘡常反復發作,遷延難愈。  貝母散藥物組成只有兩味――浙貝和白及,價格比較便宜,大家也可自行配?

  • 治牛皮癬4偏方

      1方   [藥物] 川槿皮500克,好燒酒5000克,榆面120克。  [制法] 川槿皮勿見火,曬燥研末,與榆面共用酒浸泡,七日為度。   [用法] 不時蘸灑搽擦。用於治牛皮癬。  [出處] 《養生經驗合集》。  2方  [藥物] 百部120克,苦參120克,蛇床子60克,雄黃15克,狼毒75克。  [制法] 上藥共研粗末,裝入紗布袋內,用水2

  • 想知道治療銀屑病的秘方嗎

      中藥方劑(一)   〖 辨 證 〗 濕毒內蘊,血熱受風。  〖 治 法 〗 清熱除濕,涼血散風。  〖 方 名 〗 銀屑病1號。  〖 組 成 〗 茺蔚子15克,炒荊芥10克,板藍根15克,銀花15克,紫草皮15克,生地15克,丹皮15克,茯苓10克,白術10克,白藓皮15克,甘草3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5次。  〖

  • 你知道破傷風偏方嗎

      蟾蠍丸治破傷風一   藥物:蟾酥6克,干全蠍15克,天麻15克。  用法:蟾酥化為糊。干蠍炒,天麻炒,研末,與蟾酥調成綠豆般大小丸。每次1-2丸,糧食酒送服。  雞矢白治破傷風二  藥物:雞矢白(白雞屎)3-9克  用法:用燒酒沖服。  破傷風驗方三  藥物組成:炒荊芥12克、桂枝6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桃仁泥10克、紅花6克、槐樹漿2盅

  • 治療燒傷的中藥方

      〖 方 名 〗 燒傷方劑。  〖 組 成 〗 大葉刺五甲62.5克 紅老熊苞62.5克 貓爪刺62.5克。  〖 用 法 〗 加水煎煮3次,每次500毫升。過濾。合並濾液,濃縮成1000毫升。趁微溫,加入力片12.5克,鹽酸黃連素1克,攪拌使溶,加防腐劑。外用,清創面後淋或噴霧。1日3次。   〖 主 治 〗 對Ⅰ、Ⅱ度灼傷有效。  〖 出 處

  • 全身性皮膚角化症中藥方劑

      〖 辨 證 〗 肝腎陰虛,脾胃衰弱,榮血不足,血虛生風,風盛則燥,肌膚失養。  〖 治 法 〗 滋補肝腎,健脾潤燥,益氣養血,祛風活絡。  〖 方 名 〗 魚鱗湯。  〖 組 成 〗 生地20克,熟地20克,黑芝麻40克,枸杞子15克,何首烏15克,白藓皮15克,地膚子15克,當歸20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丹參15克,苦參15克,防風15

  • 六劑中藥方劑治荨麻疹

      中藥方劑(一)      【辨證】血中伏熱,復感風熱,引動伏邪,客於肌表,阻塞經絡,營衛失和,邪聚肌膚,搏結不散。     【治法】涼血滋陰,清熱化濕。     【方名】多妙湯。     【組成】生地12克,赤芍12克,苦參12克,豨莶草12克,丹皮9克,黃柏9克,知母9克,蒼術9克,地膚子9克,六一散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 神經性皮炎中藥方劑

      【辨證】風濕瘀積肌腠。               【治法】健脾化濕。               【方名

  • 中藥方劑治療毛囊炎

      中藥處方(一)   【方名】毛囊炎方劑一。  【組成】連6克 黃芩10克 丹皮10克 赤芍10克 銀花10克 蚤休10克 連翹10克 三棵針15克 生甘草6克。  【用法】先將上藥用適量清水浸泡30分鐘,再放火上煎煮30分鐘,每劑煎2次。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治法】清熱解毒。  【主治】坐板瘡,發際瘡。  【加減】發際瘡加荊芥10克,桔

  • 中醫妙方治療小兒秋季腹瀉

    秋季是嬰幼兒腹瀉的多發季節,中醫講究辨證論治……  秋季是嬰幼兒腹瀉的多發季節,其中多為飲食不注意而導致腸胃功能紊亂而導致腹瀉。對於這類腹瀉患兒,單純使用助消化藥是不夠的,應采用中醫中藥療法,往往可獲得事半功倍的療效。中醫講究辨證治療,對於不同的腹瀉要采取不同的藥物。  因為過食生冷,感受風寒引起的腹瀉,中醫稱為寒瀉,其症狀是發燒、腹痛腹脹、大便清

  • 生活小妙方

      用淘米水巧治荨麻疹   淘米的第一遍水(大約1000毫升左右),加3大匙鹽,置於鐵鍋中燒沸後,再繼續用文火煮沸一刻鐘,取出待其溫度適合皮膚時,用來沐浴擦洗全身。經數次後即可治愈。  山東濟南傅繪  國家藥典委員會信息處博士後白曉菊點評:  荨麻疹,俗稱“風團”。其特征是皮膚上產生瓷白色或淺紅色風團,並有瘙癢或燒灼感。發病的因素較多,可以是過敏性

  • 桑菊平肝湯治眩暈

    眩暈,不少人都苦其一生,但也經常被人當作小毛病,老毛病忽視。試一下桑菊平肝湯。  組成:桑菊10克,菊花10克,生地20克,白芍15克,黃芩10克,夏枯草20克,牡蛎30克,鉤籐15克,石決明30克,天麻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功效:滋潛為主,兼予疏洩。  治療:高血壓病導致的頭痛、眩暈等。  編輯提示:本版所載偏方驗方

  • 中藥驗方治療紅眼病

    急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中醫又叫“天行赤眼”,中醫采用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療法以及用民間的熏洗療法常獲良效。   急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中醫又叫“天行赤眼”。此病系由感受風邪熱毒,侵襲*眼部引起的。現代醫學稱為急性結膜炎,是由病毒傳染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其具有發病急、傳播快、流行廣、傳染性強的特點。臨床上,本病以發病急、白眼發赤、眼痛、眼

  • 天涼易胃脹 中藥妙方多

    天氣漸漸變涼,消化不良的人也越來越多了。不少患者是胃脹滿,打嗝,不想吃飯,希望能吃些中藥調理一下。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消化內科郭淑雲教授說,消化不良是個很常見的病,症狀輕的吃些中成藥即可,有兩組常見中成藥可供大家選擇。     天氣漸漸變涼,消化不良的人也越來越多了。不少患者是胃脹滿,打嗝,不想吃飯,希望能吃些中藥調理一下。河南中醫學院一附

  • 治療便秘小驗方

      決明子茶   制法:決明子、萊菔子(中藥店有售)各50克,炒至微黃,搗碎備用。  服法:取一小湯匙放在塑料碗中。滾開水半杯沖泡,放溫後棄渣喝水。每日1~2次,劑量隨個人而定,隨時調整。  功效:潤腸行氣。用於因年邁體弱引起的大便秘結、排便無力、大便不爽等症。  蜂蜜蘸核桃仁  制法:核桃仁約200克,文火炒熟。加蜂蜜適量,至核桃仁表面蘸均勻為度

  • 藥酒——酒助藥勢 藥添酒香

    酒本身就是一味中藥。中醫學認為,酒乃水谷之氣,具有上升和發散的特性,可通血脈、散淤血、行藥勢、御寒氣、消冷積、溫腸胃、矯臭味等,《漢書•食貨志》贊之為“百藥之長”。   通血散淤 百藥之長   酒本身就是一味中藥。中醫學認為,酒乃水谷之氣,具有上升和發散的特性,可通血脈、散淤血、行藥勢、御寒氣、消冷積、溫腸胃、矯臭味等,《漢書?食貨志》

  • 妊娠嘔吐怎麼辦 老中醫給你支招

    今年想生個豬寶寶的人特別多,不少孕婦媽媽出現惡心、嘔吐等不適症狀,干姜、半夏兩味簡簡單單的中藥讓你享受初為人母的喜悅。    弟媳懷孕,最近因旅途勞累,嘔吐不止,整天水米不進,沒辦法,家人只得陪她去醫院。醫生看後說她沒有外感風寒之症,只是妊娠後胃腸道活動減弱,排空慢而引起的嘔吐,實屬妊娠反應,並無大礙。隨後醫生開出一方:干姜、黨參各3克,

  • 妊娠無小事 安胎有良方

    妊娠後陰道不時下血,或時下時止,量少而無腰酸腹痛者稱為胎漏;若妊娠期見有腰酸,腹痛或下腹墜脹或伴有少量陰道出血者稱為胎動不安。胎漏、胎動不安是先兆流產的先兆,若不及時治療,或久下不止,則可導致墮胎。墮胎、小產連續發生3次以上者,則屬習慣性流產。    妊娠後陰道不時下血,或時下時止,量少而無腰酸腹痛者稱為胎漏;若妊娠期見有腰酸,腹痛或下腹

Total 4445 篇文章  FirstPage PreviousPage NextPage LastPage CurrentPage:9/149  30篇文章/Page  GoTo Page: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