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葉功效多,但不能隨便用。 近年來,在大街上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景:銀杏樹下聚集著一些人,有的掂著腳彎折樹枝,吃力地采摘著剛剛泛黃的銀杏葉;有的拿竹竿敲打高處的樹枝使樹葉掉落;有的則在地上撿拾落下的銀杏葉。他們采摘銀杏葉的目的是准備將其洗淨、曬干後泡茶喝,說是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好處。 路邊采來的銀杏葉真的可以治療心腦血管病嗎? 說銀杏葉能治心腦
“本草言明十八反,半蒌貝蔹芨攻烏。藻戟遂蕪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這就是有名的“十八反歌訣”。 中藥有配伍禁忌,這是人們或多或少都知道的。早在漢代,《神農本草經》首先提出了“勿用相惡相反”的用藥配方理論,後世醫家則據此提出了“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禁忌,並流傳至今…… “本草言明十八反,半蒌貝蔹芨攻烏。藻戟遂蕪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用粟殼治療細菌性痢疾(以下簡稱菌痢)在民間廣為流傳,也是民間庸醫慣用的一個偏方,受害者屢見不鮮。 用粟殼治療細菌性痢疾(以下簡稱菌痢)在民間廣為流傳,也是民間庸醫慣用的一個偏方,受害者屢見不鮮。這往往會使單純性菌痢轉為中毒性菌痢,急性菌痢演變成慢性菌痢,輕者加重患者痛苦,重者喪人性命。這決非危言聳聽。筆者就曾遇到一例菌痢患者,因連續數日自行誤服粟
常見有毒中藥有哪些? 性味功效苦、辛,溫。功能溫經止血,調經安胎,散寒止痛。主治月經過多,小腹冷痛,崩漏等證,近又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等。常用量3~9克。 中毒原因 劑量過大、藥不對證。 中毒原理 過量可引起胃腸道急性炎症、中毒性肝炎、子宮充血、出血、驚厥。 中毒證候 急性中毒初見咽干、頭昏耳鳴,繼而腹痛腹瀉,甚至抽搐、昏迷。延
中藥長期以來被認為是“蘿卜白菜”,藥品廣告商們也拍胸脯說“絕無毒副作用”。其實並不然。 中藥長期以來被認為是“蘿卜白菜”,藥品廣告商們也拍胸脯說“絕無毒副作用”。其實並不然。 美國有一位醫生曾對133名連續服用人參超過一個月以上的對象進行了觀察,發現大多數人出現過度使用的反應,如失眠、鼻出血、血壓增高、心律不齊等,而其中14人出現了人參濫用綜
有毒中藥有哪些? 北五加皮 性味功效辛、溫,有毒。功能祛風濕,強筋骨。主治風濕痺證。臨床少用。 中毒原因以北五加皮代替無毒性的南五加皮。 中毒原理所含槓柳苷有強心作用,可致心律失常等。 中毒症候初見頭暈頭痛、惡心嘔吐、水瀉、胸悶心悸、冷汗、脈滯緩,對光反應遲鈍,心率快、心律不齊、期外收縮。嚴重者嗜睡癡呆、神志模糊,甚至昏迷抽搐、心室纖顫
有毒中藥有哪些? 夾竹桃 性味功效:苦,寒,有毒,紅花毒性大於黃花。功能強心利水,祛痰定喘。主治心力衰竭,喘息咳嗽、癫痫、跌打損傷等證。常用量0.3~0.9克。 中毒原因:劑量過大、耐受性及敏感性差異。 中毒原理:刺激胃腸道,抑制心髒,引起心律失常。 中毒證候:主要表現為胃腸道功能紊亂及心律改變,初見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繼而心悸胸悶、心
中醫學對中藥毒性的認識已有悠久的歷史。上古時代,人們在尋覓食物及草藥的過程中常發生中毒現象,隨著經驗的積累,人們漸漸開始對中藥的毒性有所了解。 中醫學對中藥毒性的認識已有悠久的歷史。上古時代,人們在尋覓食物及草藥的過程中常發生中毒現象,隨著經驗的積累,人們漸漸開始對中藥的毒性有所了解。在成書於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中已有關於毒物知識的記述,該書
現在一些家長在孩子生病時,自行給孩子服中藥,他們認為服中草藥比較安全,小毛病用不著上醫院,殊不知,隨便服用中草藥可能嚴重危害嬰幼兒健康。 家庭中給嬰幼兒服用的中草藥最常見的是清熱解毒藥。有些家長在孩子咽喉腫痛,或患扁桃體炎、暑瘡熱疖等病時,喜歡買些夏枯草、菊花、栀子、魚腥草、淡竹葉、蘆根、生地等中草藥,或六神丸、珍珠丸等中成藥給孩子服
有毒中藥有哪些? 川楝子 性味功效: 苦,寒。功能行氣止痛,殺蟲。主治胸脅、腹部疼痛,疝痛,腸蟲等證。常用量6~9克。 中毒原因: 劑量過大、誤食、間接中毒(如吃了苦楝子中毒致死的豬)。 中毒原理 : 川楝子毒素對胃有刺激作用,發生水腫、炎症與潰瘍。麻痺大腦皮質,從而導致各系統(循環、呼吸、消化等)功能紊亂。抑制呼吸中樞,以致麻痺而引起死
有毒中藥有哪些? 砒石(信石) 性味功效 辛,熱,有劇毒。功能截瘧、劫痰、定喘。主治諸瘧、寒痰哮喘,外用攻毒蝕瘡,治痔瘡瘰疬、疔瘡走黃、惡疽瘘管、臁瘡死肌等。常用量,0.003~0.006克。 中毒原因 誤服、超量。 中毒原理 砷可嚴重干擾細胞代謝,引起血管、肝、腎、大腦等器官的損害。砷化氫尚有溶血作用,可致溶血性貧血。 中毒證候 急性
專家提醒人們,盲目給嬰幼兒服用蜂王漿、蜂乳等補品,會因其中的雌性激素而促使性早熟。 進入小康途中,無“虛”求補者日多,殊不知世上絕無“有病治病、無病保健”的補藥。古往今來,違反“虛則補之”的治則,亂補招災者比比皆是。 先舉古醫書裡記載的一個例子:有位皇帝肚子脹痛,要太醫開補藥吃。太醫遵旨,大補龍體,哪知病勢反而加重。煎藥的下醫在煎
家庭的中藥簡單地可分為飲片和中成藥。在保存時主要是為避免霉變、蟲蛀,一般藥品適合在陰涼、干燥、避光處存放。如珍貴藥品在較短時間內服用不完,最好分成若干份後將其密閉保存。 可以將藥品盛在洗干淨的玻璃瓶中,然後蓋嚴瓶蓋,用蠟轉圈滴在瓶口處封嚴就行了。麝香、番紅花等有揮發性成分並具有特殊氣味、又極怕串味的藥,密封起來以後,再放到冰箱裡冷藏,就不會
膏藥是一種頗有特色的中藥制劑,大多數膏藥都是通過促進血液循環,來達到止痛、消腫、散淤的目的。 早上去藥房上班,老遠就看見藥房門口圍了一大群人。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個老太太在和我們的店員爭吵。老太太一邊大聲說這個藥房是賣假藥的黑店,一邊還卷起褲腿,把正貼著膏藥的腳踝指給眾人看: “大家都來看看,我昨天下午不小心扭傷了腳,一點沒耽誤,當時就在這家店
馬錢子 性味功效 苦,寒,有毒。功能解毒消腫,開通經絡,透達關節。主治瘰疬痰核、肢體癱瘓、拘攣麻木、跌打損傷等證。近試用於癌症、再生障礙性貧血、重症肌無力、面神經麻痺、白喉等症。常用量0.3~0.9克,外用3克。 中毒原因 劑量過大,體質差異。 中毒原理 所含番木鱉鹼能使人呈特有的強直性痙攣,嚴重者可因呼吸肌強直性收縮而窒息。 中毒證
【編者按】本文所述簡單救治法,均為針對早期中毒及中毒程度不重而且附近無醫院者。若中毒程度較重或中毒時間較長,請及早送醫院救治。 山慈菇 性味功效 甘、微辛,寒,有毒。功能化痰解毒,消腫散結。主治癰腫疔瘡,牙痛,瘰疬,蛇咬等證,近治癌症。常用量為3~6克。 中毒原因 劑量過大、誤服、與土貝母混淆。 中毒原理 所含秋水仙鹼有積蓄作用,其在
中藥引起病人過敏的機理,中醫認為應歸於禀賦不耐、邪毒內侵。現代醫學認為變態反應是主要因素。 西藥有過敏反應許多人都知道,但是中藥也能引起過敏,人們就不那麼清楚了,且有人認為中藥大多是植物藥,藥性平和,副作用少,有病治病,無病強身。事實上,中藥也有不良反應,使用不當同樣有危害,也會危及病人的生命。同西藥一樣,中藥也能引起過敏反應,目前已經了解的有6
服用中藥、尤其是使用中成藥注射劑前,應請教專科醫生安全使用,在同時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中藥注射液時,尤其容易引起不良反應,需謹慎用藥。 民間一般認為中藥藥性平和,無毒副作用。但隨著近年來中藥的大量使用,中藥不良反應開始呈上升趨勢。 一些常見的雙黃連注射液、清開靈注射液、黃芪注射液、紅花注射劑、脈絡寧針、穿琥寧針等在臨床上多次出現不良反應。根據華
中國有句老話“是藥三分毒”。藥物,不論是中藥還是西藥,也不論說明書上標明“有毒”還是“無毒”,都有可能產生“藥物不良反應”。 中國有句老話“是藥三分毒”。藥物,不論是中藥還是西藥,也不論說明書上標明“有毒”還是“無毒”,都有可能產生“藥物不良反應”。換句話說,是藥就都具有治病與致病的兩重性,想要讓它們成為有利於人類的“好東西”,就看人們如何把握和
中藥人人會服,可你服中藥的方法正確嗎?下面幾點你是否注意到了。 中藥人人會服,可你服中藥的方法正確嗎?下面幾點你是否注意到了。 服藥溫度 服用湯藥應遵從“寒病熱治,熱病寒治”之原則。 凡平和補益藥應溫服。 解毒藥、止吐藥、清熱藥應冷服,實熱證、躁狂不安者用藥亦宜冷服。 發散風寒、通脈類湯藥應熱服。 成藥則按照包裝上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
短期大量或長期連續服用人參,可出現中毒反應,那麼,可以通過什麼辦法救治呢? 人 參 不能用於實證。凡外感初起、裡熱熾盛、肝陽上亢、咳嗽吐衄、骨蒸潮熱、濕阻、肺有實熱、痰氣壅滯、食滯所致胸悶腹脹等火郁內實之證皆忌用人參。故體壯者,大腹便便者,紅光滿面者,舌苔黃厚者,舌質紫暗者,浮腫者,發熱者,胸悶腹脹者,咽紅、咽痛、瘡瘍腫毒者應禁或慎用人參。
“人參入手太陰,與藜蘆相反,服人參一兩,入藜蘆一錢,其功盡廢矣”。 歷代本草累有人參反藜蘆的記載,如《儒門事親》中的十八反歌曰:“……諸參辛芍叛藜蘆”,《藥鑒》有“人參芍藥與沙參……一見藜蘆便殺人”,朱丹溪曰:“人參入手太陰,與藜蘆相反,服人參一兩,入藜蘆一錢,其功盡廢矣”。 現代研究也證實了這個傳統的觀點,如高曉山等在《中藥十八反研究》一書
民間有紅參可升高血壓,對高血壓患者不利的說法,很多高血壓患者都自覺與紅參保持距離。 實際上紅參藥性偏溫熱,補益陽氣,適用於氣陰兩虛,兼有疲乏無力、畏寒怕冷、四肢不溫者。紅參具有穩定植物神經作用,與降壓藥並用效果好,臨床應用可改善自覺症狀、調節血脂、減少微量白蛋白,還可增加腦血流量,具有預防腦血管疾病發病、發展的功能。 臨床應用表明,紅參對血壓無
民間不少人認為中藥沒有毒副作用,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我國第一部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收載的365種藥中,就將藥物分為上品、中品、下品3類,其中列下品的120多種藥大多有一定毒性。 民間不少人認為中藥沒有毒副作用,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我國第一部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收載的365種藥中,就將藥物分為上品、中品、下品3類,其中列下品的120多種藥大多有一定
鉤吻(又稱:斷腸草)性味功效 :甘、苦,溫,有毒。功能攻毒消腫,祛風止痛。主治癰腫疔毒、疥癬惡瘡、跌打、梅毒等證。一般不內服。中毒原因 : 內服過量、誤服。 鉤吻(又稱:斷腸草) 性味功效 :甘、苦,溫,有毒。功能攻毒消腫,祛風止痛。主治癰腫疔毒、疥癬惡瘡、跌打、梅毒等證。一般不內服。 中毒原因 : 內服過量、誤服。 中毒原理 : 含毒性
一些患者往往聽說“專家”發現了植物胰島素後盲目依賴,而忽視了正規治療藥物的使用,使血糖水平失去控制,產生更為嚴重的並發症。 現在糖尿病、高血脂等“富貴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中國糖尿病的患病人群已達4 000多萬。一些並發症,如眼疾、中風、下肢糜爛等,使病人的生活質量大打折扣。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患者,患者需要終身使用藥物治療。但是,一些患者往往聽說
很多人家中都備著幾貼膏藥,如傷濕止痛膏、麝香追風膏等等。不過,使用膏藥也有訣竅,用得好能治病,用得不好適得其反。 膏藥是一種極為常用的外用藥,它價格低廉、使用方便、療效顯著,很多人家中都備著幾貼,如傷濕止痛膏、麝香追風膏等等。不過,使用膏藥也有訣竅,用得好能治病,用得不好適得其反。尤其在冬天,有些膏藥更需熱敷。 在貼膏藥前,應先用熱毛巾或生姜
目前有的酒家常用夏枯草煲涼茶給顧客喝。有關中醫專家指出,夏枯草不能亂煲涼茶,濕氣重的人或患風濕病的人喝了不僅容易腹瀉,而且病情還會加重。 目前有的酒家常用夏枯草煲涼茶給顧客喝。有關中醫專家指出,夏枯草不能亂煲涼茶,濕氣重的人或患風濕病的人喝了不僅容易腹瀉,而且病情還會加重。現在酒樓用一些便宜的藥材煲涼茶給食客喝很常見,其實這種行為並不恰當,而且
牛蒡子效用很多,至今已成為人們常吃的菜,其實,吃牛蒡子有什麼禁忌呢? 北京市石景山區鄭女士:看了11月5日總第481期1版《北京菜市場牛蒡成“明星”》一文後,知道牛蒡的食用價值很高,我還聽別人說牛蒡全身都是寶,比如牛蒡子。請專家詳細介紹牛蒡的主要功效及具體服用方法,能否推薦幾款食療法? 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藥學部主任藥師楊曉輝說,在《中藥大辭典
刺五加有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益脾補腎、養心安神、調節免疫功能等功效,但是,長期服用,會有毒副作用嗎? 一位讀者來信說:“我看過不少介紹中藥刺五加的資料,認為它有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益脾補腎、養心安神、調節免疫功能、抗腫瘤、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等功效。既是藥物,也是保健品,可長期服用。近年來,我也斷續服用刺五加藥片,覺得有一定療效。”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