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鹹,五味俱全,因此被稱為五味子。五味子在祖國醫學中有著悠久的藥用歷史,其記載可上溯到兩千多年前。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將五味子列為“上品”,所謂“上品”可以簡單理解為藥物療效好而沒有毒副作用或毒副作用較輕。隨著認識的深入,發現五味子因南北產地不同而功效各異。南五味子色紅,可以治療風寒咳嗽,北五味子色黑,可以治療體虛汗多傷精等症。治療2型糖尿病多選北五味子。
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多有熱,或因多食少動而致郁熱,或為氣陰不足而致虛熱,因此常見有口干、口渴、自汗、盜汗、心煩、失眠等症,而五味子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用於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短氣脈虛,內熱消渴,心悸失眠。因此,可配伍應用改善糖尿病的症狀,與酸棗仁合用改善失眠、多汗,與麥冬合用改善口干、口渴,其中口渴苔黃實熱明顯可加黃連、黃芩以清熱,口渴氣短,可加人參、或西洋參以益氣養陰。
下面介紹一方,可泡水當茶飲,此方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口干、口渴症狀,適用於氣短、易疲勞、干渴的患者。具體方法:西洋參3克,麥冬9克,五味子6克,將三味藥浸入少量開水中浸洗1分鐘,再用1000毫升80℃的開水沖泡藥物,40分鐘後即可。此為一日劑量,可連服月余。很適合夏季當涼茶飲。
南北五味子的鑒別
1995版《中國藥典》中,南北五味子都作為同一種中藥——五味子入藥;而2000版《中國藥典》中,五味子是指北五味子,南五味子則單獨出現。因此,目前可以認為兩者是不同的藥材。北五味子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實;南五味子為木蘭科植物華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實,由於兩者外觀相似,為了方便鑒別,現將其外觀的主要區別歸納如下:
北五味子呈不規則的球形或腎形,直徑5~8毫米,表面呈紅色、紫紅色或暗紅色,皺縮,顯油潤,有的表面呈黑紅色或出現“白霜”,果肉柔軟,氣微,味酸。種子為腎形,表面棕黃色,有光澤,破碎後有香氣,味辛微苦。種皮薄而脆。南五味子果實呈不規則形,較小,直徑2~5毫米,表面暗紅色或棕褐色,果肉質較薄,無光澤,氣微,味酸。種子為腎形,較北五味子小,表面黃棕色,略呈顆粒狀。
鑒別要點:南五味子脊部粗糙,具疣狀突起,而北五味子則無;北五味子有起白霜現象,種子破碎後有香氣,味辛微苦,而南五味子則無此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