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方劑 >> 阿膠滋補治病兩相宜

阿膠滋補治病兩相宜

阿膠,是以古代山東東阿縣阿井之水煎熬驢皮而成的膠,因阿井名而命之為阿膠。阿膠,性味甘平,無毒。是進補、治病的主藥之一,亦是不少古方的主藥之一。

  【黃連阿膠湯】

  本方出東漢張仲景《傷寒論》,全方由阿膠、黃連、黃芩、芍藥、雞子黃組成,治陰虛血少,心陽亢盛,心火上炎所致之“心中煩,不得臥”。

  阿膠補陰,滋陰和陽;黃連、黃芩清心中煩熱;芍藥佐阿膠,於補陰之中收斂陰氣;雞子黃佐黃連、黃芩,於瀉心火之中補養心血。全方配伍心腎交合,水升火降,心火下降,心陰心血得養而心神安寧。

  本方至今仍為臨床常用的重要方劑,治療陰血不足,心火獨亢所致的“虛煩不得眠”,療效顯著。

  【芎歸膠艾湯】

  芎歸膠艾湯,首見於東漢張仲景《金匮要略》。本方由阿膠、川芎、甘草、艾葉、當歸、干地黃、芍藥等七味組成,治婦人沖任虛損,月經過多,甚則崩漏不止,或妊娠胎動不安、下血、腹痛,或產後下血淋漓不斷。

  本方以阿膠補血止血,艾葉溫經止血,二藥相伍為君,調經安胎,治崩止漏 ;地黃、芍藥、當歸、川芎(即四物湯)為臣、佐藥,補血調經,兼活血調血以防日久留瘀;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補血止血,調經安胎之功。

  【黃土湯】

  黃土湯,載東漢張仲景《金匮要略》。本方由阿膠、灶心黃土(一名伏龍肝)、生地、黃芩、炮附子、甘草、白術等七味組成。臨床用於脾陽不足,中焦虛寒而見大便下血,或吐血、衄血,及婦人崩漏,血色暗淡不鮮,四肢不溫,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者。黃土湯可治療諸出血證,尤其以便血為主。

  本方以灶心土為君,溫中止血;以白術、附子為臣,溫脾陽、助中氣,以恢復脾統血之功;佐以阿膠、生地滋陰養血止血,合黃芩可制約白術、附子的溫燥之性,合白術又免阿膠的滋膩呆滯礙胃;甘草調中為使。諸藥配合,寒熱並用,標本兼治,剛柔相濟,溫陽而不傷陰,滋陰而不礙陽。本方療效確切,深受後世醫家之推崇。在唐、宋時期的大型方劑類專著中都有同類方劑的記載,可供現代醫家參考。

  【茯苓丸】

  南宋醫家楊士瀛指出:阿膠乃大腸之要藥,有熱毒留滯腸道,阿膠能疏導;無熱毒留滯腸道的服之則能平安。由此可知,大便洩瀉、下痢皆可以阿膠配伍其他藥物組方論治,尤宜於脾氣虛寒和產後洩痢。

  茯苓丸,見唐《外台秘要》引《必效》方。本方由阿膠、黃連、茯苓組方,治腸胃氣虛,冷熱不調,下痢赤白,裡急後重,腹痛口渴,小便不利等證。

  洩痢久則傷陰,故以阿膠養血補陰以扶正;黃連苦寒,燥濕止洩痢,合阿膠則燥而不傷陰 ;茯苓健脾和中。合用之,燥而不傷陰,潤而不滯脾。

  【補肺阿膠湯】

  補肺阿膠湯由阿膠、牛蒡子、甘草、馬兜鈴、杏仁、糯米六味組成,治肺陰虛熱盛,火旺致咳嗽氣喘,咽喉干燥,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脈浮細數,舌紅少苔。

  本證肺陰虛為本,故重用阿膠滋陰補肺,養血止血;牛蒡子疏風熱,利咽膈 ;馬兜鈴清肺熱,化痰止嗽;杏仁苦溫潤降,肺氣順降,肺熱疏散,咳喘咽干自止;糯米、甘草滋益脾陰,培土益中,助阿膠共奏養陰補肺,寧嗽止血之效。不論小兒、成人,肺陰虛燥熱咳嗽均可服用。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