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是婦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痛經是指在月經來潮之際或行經前後出現下腹疼痛等症狀。有些痛經者除了腹痛還有腰部酸痛的症狀。有時還會出現面色蒼白、神疲乏力、頭昏眼花,甚至昏厥休克等症狀。選用非處方中成藥治療痛經,應根據中醫對痛經的分型辨證選藥,這樣治療痛經才會有較好的效果。那麼痛經怎樣分類,又怎樣對症選藥呢?
一、氣滯血瘀型痛經:患此型痛經者主要表現為經前或在經期小腹脹痛或陣痛,不喜揉按,經色紫暗夾有血塊,塊下後則痛減,兼有乳房脹痛,胸滿肋痛,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苔白或舌中根微黃,脈弦澀或沉弱。治療此症時應本著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的原則,可選用下列非處方中成藥:
1.元胡止痛片:每次服4—6片,每日服3次,溫開水送服。
2.婦科得生丸:每次服1丸(9克),每日服兩次,溫開水送服。
3.七制香附丸:每次服6克,每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有陰虛發熱者慎用。
二、寒凝血滯型痛經:患此型痛經者,主要表現為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喜按喜暖,得熱痛減,經血色暗有塊,形寒怕冷,舌苔薄白,脈沉澀。治療此症時應本著溫經散寒,活血調經的原則,可選用下列中成藥:
1.艾附暖宮丸:大蜜丸每次服1丸,小蜜丸每次服9克,每日服2—3次,溫開水送服。服藥期間忌食生冷食物,避免受寒。
2.痛經丸:每次服6—9克,每日服1—2次,臨經時服用。氣虛無瘀(經血色淺,無血塊)者不宜服用。
三、氣血兩虛型痛經:患此型痛經者主要表現為經期或經後小腹隱痛,有下墜感,喜揉按,經血色淡,氣短懶言,面色萎黃或蒼白,身疲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無力。治療此症時應本著補氣養血,調經止痛的原則,可選用下列中成藥:
1.婦康片:每次服5片,每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
2.當歸丸:每次服1丸,每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
3.人參養榮丸:每次服1丸,每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
四、溫熱積滯型痛經:患此型痛經者主要表現為經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熱感。經色暗質稠有塊,帶下量多黃稠。舌質紅、苔黃膩。治療此症時應本著清熱除濕,化瘀止痛的原則,可選用下列中成藥:
1.調經止帶丸:每次服9—12克,每日服1—2次。感冒發熱者忌服。
2.二妙丸:每次服6—12克,每日服2次。陰虛者忌用。
痛經患者,除了用藥物治療外,平常還應加強身體鍛煉,增強體質。經期應注意保暖,不加強身體鍛煉,增強體質。經期應注意保暖,不要用冷水洗腳及陰部,不要淋雨和游泳,不要吃冷飲及有刺激性的食物。這些措施均有利於減輕痛經程度。
小編推薦:擁有理想的身形,是全世界女性的夢想。從中醫的理論來說,最重要的,是血液循環暢與否。你每個月的生理周期、經血量、經血顏色都正常嗎?若是發現有問題的話,請先征詢醫生的意見,然後調補體質是最佳的方法。[詳情請看>>>>中醫豐胸三大調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