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對中藥毒性的認識已有悠久的歷史。上古時代,人們在尋覓食物及草藥的過程中常發生中毒現象,隨著經驗的積累,人們漸漸開始對中藥的毒性有所了解。在成書於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中已有關於毒物知識的記述,該書把中藥分為上品、中品、下品三類,並指出下品"多毒,不可久服",且指出需用各種炮制方法來消除或減弱有毒中藥的毒性。東漢末年的《傷寒雜病論》記載了一些中藥中毒的解救方法。晉代的《肘後備急方》具體介紹了不少中藥中毒的解救方法。南宋法醫學家宋慈撰寫的《洗冤集錄》首次敘述了中藥中毒的一些診斷方法,如"若驗服毒(砒霜)用銀叉"等,大大充實了中藥毒理學的內容。明清之後,不少醫家均指出"雖甘草、人參,誤用致害,皆毒物之類也"。至近代,中藥的毒性得到更進一步的研究,並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與重視。
中藥中毒的原因一般分兩大類。
有意識中毒
常見自殺和謀殺,即有意識過量服用有毒中藥,引起中毒身亡。
無意識中毒
常為用藥不妥、誤服毒藥所致。常見原因有以下幾種。
劑量過大藥性峻烈,治療量與中毒量甚為接近的中藥,如砒石、蟾酥、斑蝥、草烏等,劑量稍大即易中毒。也有各地新發現的中草藥,其有效量與中毒量尚不明了,如雷公籐、萬年青、夾竹桃、馬桑等,也易過量中毒。
誤服缺乏中藥毒性知識,不知其毒,而過量服之,如白果、蒼耳子。或藥材真偽不分,如誤將有毒的莽草實認作八角茴香,有毒的北五加皮(槓柳)代替南五加皮浸酒等。
長期服用某些中藥有一定的蓄積性,長期服用可蓄積中毒,如治療哮喘的黑錫丹,主要含鉛,長期服用可引起鉛中毒。個別非氣虛者服人參一個月以上,亦會慢性中毒。
品種不同同一藥物,產地不同成分有異,毒性亦有差別。如雲南騰沖附片較四川附片毒性大18倍,前者的使用量在後者的安全用藥范圍內(如3~6克)即可引起中毒。
藥不對症古人雲"藥不對症,參茸也毒",確有所見。如一腰痛者服自制藜蘆、杜仲藥酒,藜蘆為催吐劑,不但不治腰痛,反而中毒。又一腹痛腹瀉者誤認為蛔蟲作祟,服苦楝根皮145克煎劑,因而中毒。
濫用有些中藥只許外用,內服即可引起中毒。如雪上一枝蒿一般浸酒外用,但雲南、四川一帶多用其內服,故中毒者屢見不鮮。
配伍不當中藥有十八反、十九畏之說,即有些無毒藥物由於配伍不當而產生毒性,有些毒性本不大的藥物亦因配伍不當而加劇其原有毒性。如皂莢與膽礬均有急性溶血作用,二藥合用則毒性更大。
炮制不當毒藥經過加工炮制可減緩或消除其毒性,如失之炮制常易中毒,如附子、南星、半夏等。
煎煮不夠不少有毒中藥通過煎煮可以消除和減緩其毒性,如附子、魔芋等。如煎煮時間不夠亦易中毒。
煎藥器皿選擇不當煎藥以陶器最佳,各種金屬器皿煎藥,特別是鐵器,由於其化學性質不穩定,易與藥物起化學反應,從而影響療效,甚至中毒。
體質因素各人對毒物的反應有極大不同。如食生魚膽,有人中毒,有人無事;居住青海、雲南、川西的人服附子量遠遠大於東南沿海一帶,而不中毒。
間接中毒據文獻記載,有富商喜食竹雞而暴亡,原來竹雞吃半夏,以至他間接中毒。《上海醫學》亦曾報道,一婦女因吃了食苦楝子中毒致死的豬肉而間接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