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方劑 >> 中藥服法有講究

中藥服法有講究

根據病情需要和藥物的特性,選定最佳的給藥時間,能提高藥物的治療作用。

  中藥的不同服法,既是病情的需要,又對療效有重要的影響,除了要煎服得法、用量得當外,還要注意服藥時間、溫度、次數及服藥後的護理。

  服藥時間 根據病情需要和藥物的特性,選定最佳的給藥時間,能提高藥物的治療作用。為了使藥物的有效成分在*血液中保持一定的濃度,服藥要定時。此外,不同的藥物服用時間也有所不同:對胃腸有刺激的藥物,應在飯後半小時服用;驅蟲藥應在空腹時服用;鎮靜安神藥宜在睡前服;解表藥最好在午前服用;健胃藥應在飯前服用;但用於消食、化積、導滯的藥物則在飯後服用;補益藥應在飯前服;補陽藥應在午前服;補陰藥宜晚上一次服;通便藥宜空腹服用;調經藥一般於經前或經期服用。其它藥物也宜在飯後服。

  用藥的溫度 一般藥物應溫服,特別是對胃腸有刺激的藥,溫服能減少刺激,如栝蒌、乳香、沒藥等。但嘔吐或中毒的病人以及熱症如肺炎、支氣管炎、風熱感冒等疾病的患者,藥物應冷服。

  服藥的次數 一般的中藥通常可分2-3次服,病緩者可每日早晚各服1次,病急者可每隔4小時服藥一次,晝夜不停,使藥力持續,以利頓挫病勢。治療嘔吐或藥物中毒的患者,每次服藥量雖然不大,但要頻服。應用發汗、瀉下藥時,要考慮病*質的強弱,一般以得汗、得瀉為度,不宜服用過頻過久。

  服藥後的護理 服發汗藥後即需安臥,服辛溫發表藥宜蓋被取微汗,而服辛涼發表藥則不宜捂被。凡服發汗藥者,宜取通體微汗,不可令人大汗淋漓,以防發汗太多而虛脫(尤其老年入)。若發現服藥後汗不出者,可加服些熱開水或熱稀粥,以助藥力。服發汗藥後不可即食酸味食物及冷飲。服催吐藥應囑患者束緊肚腹,服用後不即吐者,可用羽毛或手指探吐,再飲些溫開水或生雞蛋清。但如出現吐而不止者,可食些冷稀粥或飲涼開水。

  此外,內服丸劑、散劑均可用溫開水吞服。加酒是為其升提宣通,用淡鹽水送服是為了引藥入腎。一些更為具體的要求,需聽從醫生囑咐。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