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煎藥忌用鐵銅鍋?
?說起煎中藥,許多人都曾親歷過。但是,會正確煎藥的卻不多。日常生活中,常常聽到有人說“中藥煎煮時間越長勁兒越大”;常常看到有人圖省事兒,一股腦兒將一包中藥倒入鍋中,根本不考慮“先煎”、“後下”的區別;還有人為了節約煎藥時間,直接用滾開的沸水煎藥……其實,上述做法都是不正確的。
煎前須冷水浸半小時
通常情況下,煎藥用水多少與飲片質地、吸水性及煎藥時間長短有關。一般來講,加水後按住飲片,以液面超過飲片約2厘米左右為宜。由於中藥飲片絕大多數都是植物的根、莖、葉、花及種子,直接用沸水煎藥,容易使植物細胞中的蛋白質、澱粉產生凝固現象,植物細胞的細胞壁也不易破裂,會妨礙藥物有效成分的煎出。因此,煎藥前應在常溫下用冷水將藥物浸泡半小時左右,然後再上火煎煮。
煎中藥時,一般宜先大火後文火,即沒開鍋前用大火,開鍋後用小火保持微沸狀態。對於解表藥或其他芳香類藥物,可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0~15分鐘即可。補益類藥物宜用文火久煎,以利有效成分溶出。
一劑藥至少應煎兩次
煎藥時最好采用砂鍋、沙罐,因為它們的化學性質穩定,不易與中藥中的化學成分發生化學反應,而且受熱均勻,保溫性好。其次,可選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銹鋼鍋。煎藥最忌使用鋁、鐵、銅等金屬器皿,因為金屬元素容易與中藥中的化學成分發生化學反應,使療效降低,甚至產生毒副作用。一般來講,為了充分利用藥材,減少浪費,一劑藥至少應煎兩次,且兩次藥液應兌在一起,分2~3次服用。煎好後的藥液宜搾渣取汁,以使藥渣中吸附的藥液能夠充分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