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藥三分毒,藥物的毒性進入身體後經過腎髒代謝排出體外,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腎髒的保護,避免毒素侵襲,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哪些藥物會對腎髒造成傷害。
1、新型青霉素可致過敏性間質性腎炎
“目前,濫用抗生素現象十分嚴重,尤其是泌尿系統疾病的患者。”專家介紹,當患者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時,往往不到正規醫院就診,而是自行到藥店購買抗生素在小診所注射,導致惡心、嘔吐、全身乏力、尿少等症狀,檢查時可發現血肌酐升高明顯,可導致急性腎小管壞死、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嚴重後果。
許多抗生素具有潛在腎毒性,其嚴重程度一般隨劑量增大或療程延長而加重,及時停藥往往可緩解和恢復,但有時也可造成嚴重後果。容易引起腎髒損害的抗生素包括慶大霉素、新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四環素等。慶大霉素等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具有廣譜和較強的抗菌效能,應用方便,不須做過敏試驗,因此濫用現象嚴重,這也是導致患者腎毒性發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使用這類抗生素時,一定要監測腎功能及尿常規。
另外,有些藥物雖然本身沒有腎毒性,但因患者對這些藥物過敏,也可引起腎損害,如新型青霉素可引起過敏性間質性腎炎,及時停藥,可以減少損害。
2、消炎、解熱、鎮痛藥可導致腎髒慢性損害
“頭痛、混身痛幾乎困擾過所有的人。”專家介紹,而稍有頭痛不適就自行服用消炎解熱鎮痛藥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現象,比如布洛芬、消炎痛、去痛片、扶他林等,並且症狀緩解後就不再就診。這些藥物所引起的腎功能衰竭占藥物性腎衰的1/3左右,還可導致急性腎衰。
這類藥物可以引起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致缺血性腎損害,高血鉀及水鈉潴留,其次可以誘發腎病綜合征和急性間質性腎炎。患者可出現頭昏、視物不清、惡心嘔吐等症狀,甚至使血肌酐明顯升高,雙腎縮小,導致腎髒慢性損害,在情緒激動和勞累時可誘發急性發作。
因此,建議患者在服用這些藥物時,須定期監測尿常規、腎功能,發現問題及時停藥治療。當風濕,疼痛症狀減輕或緩解時,也應及時停藥或減量,避免對這類藥產生依賴,減少腎髒損害的發生。對已有腎髒疾病的患者,更要密切監測腎功能變化,以防腎髒損害加重。這類藥物引起的腎髒損害一般是可逆的,早期發現、及時處理,預後較好。
3、用“木通”產乳可引起腎損害
“中醫中藥在近年來受到患者的追捧,這與人們認為中藥是天然藥物,對*沒有副作用有一定關系。”專家介紹,其實,中藥也可引起腎損害,尤其是長期、大量的使用中草藥。比如木通,它經常被用於女性產生通乳,常用量為3-6克,單次口服10克即可引起中毒,超量使用是造成腎損害的重要原因,有毒中藥可直接損害腎髒,導致腎功能或腎組織結構改變,如急性腎小管壞死。輕型病例可有蛋白尿,尿中細胞和管型排出增多,尿量減少,並伴有氮質血症發生,重症表現為尿少或無尿,停藥後經治療有可能恢復。
因此,不論中藥還是西藥,市民都應該謹慎對待。可以引起腎髒毒性反應的中藥有木通、朱砂、雄黃、斑蝥、海馬、山慈姑、草烏等,含有這類藥物的中成藥有朱砂安神丸、磁朱丸等。但是,用於治療各種慢性腎髒病的中藥通常是沒有毒性的,因為久病多虛,慢性病多虛症,用的多是滋補藥和平性藥,不會用烈性藥。若使用腎毒性很強的草藥,事先應做尿常規、腎功能檢測,服藥期間也應進行檢測,腎功能不全者應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