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藥煎煮,很多說應該沒什麼難的吧,把中藥放進鍋裡熬制就行了,殊不知,想要盡快的治愈疾病,藥方很重要,中藥的煎煮也是非常重要的,煎煮的方法也有很多,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種特殊的煎煮方法。
(1)先煎:
介殼類、礦石類藥物,如鱉甲、龜板、磁石等,因質地堅硬,難以出味,應打啐先煎,煎煮後20分鐘再下其它藥物,以使藥性充分煎出。除此,泥沙含量大的藥物如灶心土、糯稻根等,或是質地較輕而體質大的藥物如夏枯草、白茅根、竹茹等,應先煎取汁澄清,然後以藥汁煎煮其余藥物。
(2)後下:
氣味芳香,借其揮發油取效的藥物,如砂仁、薄荷、白豆蔻等,宜在一般藥物煎好時下,煎4-5分鐘即可,以防其有效成分散失。
(3)包煎:
為防止煎藥後藥液渾濁及減少藥物對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如滑石、赤石脂、旋覆花、車前子、枇杷葉等,要用紗布將藥包好,再放入藥鍋煎煮。
(4)單煎:
又稱另炖或另煎,某些貴重藥物如人參、犀角(代)、西洋參、羚羊角(代)等,為了盡量保存其有效成分,減少同時煎煮被其它藥物吸收,可另煎。
(5)沖服:
散劑、水丸、丹劑、自然藥汁,以及某些貴重藥物或芳香藥,需要沖服,如麝香、三七、牛黃、六神丸、生地黃汁等。
(6)烊化:
膠質、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藥物,如阿膠、鹿膠、龜膠、蜂蜜、饴糖等,用時應單獨加溫溶化與藥液兌服,或加入煎好的藥汁中溶化後服用。因其同煎時易黏鍋煮焦,且黏附其它藥,影響煎出率。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幾種常見的煎煮方法,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好文推薦:
望診:舌苔變化反映脾胃健康 >>>
舌診 通過舌覺判斷你身體情況 >>>
急救常識:十個常見的救急穴位 >>>
冬季易上火 濫用降火藥當心會中毒 >>>
耳朵嗡嗡作響 到底是怎麼回事? >>>
自我按摩提升免疫力預防冬季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