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而且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可以改善身體亞健康的情況,但是服藥時要注意很多問題,煎藥時也要注意時間以及用水量,要根據藥量選擇適合的水量,那麼我們了解一下煎中藥時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煎藥器具:砂鍋最好,搪瓷類次之,忌用銅、鐵、鋁等金屬類器具,以免發生化學反應。
煎藥用水:自來水即可,有條件者用泉水更好,加水量以浸過藥面為度。煎藥之前,先用冷水將飲片浸泡半小時,以使有效成分容易析出。
煎藥時間:煎藥時間根據藥物的種類、性質而定。一般藥物在煎煮時,先用武火煮開,然後改用文火煎煮20~25分鐘。滋補類藥物煎煮的時間要長一些,如地黃、首烏、杜仲等,可以煎30~35分鐘。但解表、清熱,或芳香類藥物,如桂枝、荊芥、防風、薄荷、藿香等,煎煮10~15分鐘即可,以防有效成分揮發。同時,煎藥時不要頻繁打開鍋蓋,以免有效成分過多蒸發損失。
先煎:貝殼類、礦石類藥物,如龍骨、牡蛎、珍珠母、龜板、鱉甲、石決明、磁石等,因其質地堅硬,有效成分難以煎出,宜先煎20~30分鐘。
後下:氣味芳香、容易揮發的藥物,如薄荷、砂仁等,要後下,一般在其他藥物快煎好前5分鐘入鍋,以防有效成分揮發。
包煎:有些藥物煎煮後容易使藥汁混濁,或對消化道、咽喉有刺激,要用布將藥包好入煎,如赤石脂、車前子、旋覆花等。
另煎:某些貴重藥物,為最大程度保存其有效成分,需要另煎,如人參、冬蟲夏草等。
烊化:一些膠質類、黏性大的藥物,如阿膠、鹿角膠、饴糖、蜂蜜等,不能與其它藥入煎,應單獨加溫溶化,或用熱藥湯將其化開,以免同煎時因粘鍋而將藥煮焦。
沖服:散劑、丹劑、小丸劑、自然藥汁,或芳香、貴重藥物,以沖服為宜,如牛黃、羚羊角粉、三七粉、沉香末、紫雪丹、六神丸等。
服藥次數:一般情況下,都是煎好後溫服,1劑藥一般早晚各煎1次,或將1劑藥煎好1次後,將藥液倒於碗中,再加水煎第2次,然後合並二次藥液,分2次服。此外,根據患者具體病情,有些藥物可以2天1劑,也有的可以煎好後代茶喝,如各種藥物涼茶、六一散等等。
服藥時間:補藥或治下焦(橫膈以下)病的藥物,宜飯前服;對胃有刺激的藥物,應飯後服;治失眠的藥物,宜睡前服;驅蟲藥,宜空腹服;嘔吐病人,宜少量頻服;治寒性病的藥物,宜溫服;治熱病的藥物,宜冷服。
煎中藥時需要注意什麼問題?煎中藥時要注意煎藥的時間,煎藥時要注意飲水量的添加,服藥也要注意很多問題,不要學壓鑄業正確的用量以及用法,服用中藥時要注意時間,並且要注意服藥後的一些飲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