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不是靈丹妙藥,不是什麼病吃了就見效,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進補。中醫非常講究平衡,“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當*有不足時,即有虛證時,才需要補;而*若有亢盛的情況,則需要抑制。如果補得太過了,就會適得其反,破壞平衡,猶如營養過剩可能產生疾病,故不可盲從。
推薦閱讀
保健行天下 幸福你我他
煙瘾如何與你拜拜 產後減肥5大關鍵 惡習偷走你的美麗 瘦身存在十大誤區 為此,認識“滯留”於以下四種誤區者要格外注意:
一是“膏方就是補,膏方就是保健品”。
冬令進補是中醫天人合一思想的具體體現,“補”應理解為“刪多余、補不足”,寓“固本清源”為一體。進補之前,必須明辨虛實,以免遭受無虛濫補之殃;進補時,應先辨明虛證的不同類型,再分別選用益氣、助陽、滋陰、養血的不同補藥;要遵循“通補則宜,守補則謬”的原則,即補而不膩、補而不滯、補而不守,補的同時要配合宣通的藥物,才能無害。
二是“越貴的東西越補”。
補法是否得當取決於辨證是否精當,應以“胃以喜為補”、“莫與氣血為難”,即補益之劑應在呵護胃氣、暢通氣血的前提下,制定理、法、方、藥,切不可固於野山參、冬蟲夏草、鹿茸、燕窩等品。否則,不僅浪費資源,也會贻誤治療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