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毒散可以散寒祛濕、益氣解表,可以治療的是氣虛之人外感風寒濕邪,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這類病人以外感風寒濕邪為主,但是病人的體質為虛*質。
主證病機分析是:1.外感風寒濕邪: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疼,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2.氣虛:舌淡苔白,脈浮按之無力。(多用於小兒、老人、病後,產後) 。
它的外感風寒濕邪,是這個方主治裡的主體部分,主要部分。所以惡寒發熱(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疼,無汗,這組基本上是典型的外感風寒挾濕,而且屬於表實證的表現。這種還是外感風寒表實證,麻黃湯證的基礎加上挾濕,那就類似於九味羌活湯證的外感部份,外感風寒濕邪部份。
除此之外,從體質因素講,這類病人多少會有一些,有一定的正氣不足,但是一般來說,沒有典型氣虛證,沒有那些基礎的氣虛證,鼻塞聲重這一類的,外感挾濕可以形成,咳嗽有痰往往是表濕引動內濕,也可以發生。胸膈痞滿是因為肺氣不宣,咳嗽有痰,痰可能阻滯氣機不同程度,產生這個胸膈痞滿,這都不屬於主證。主證仍然是外感風寒濕邪為主的。它的氣虛的反映呢,主要這個方運用,多用於小兒老人病後,產後,這類外感風寒濕邪。就是從體質因素上,久病之後的一種體質因素,或者老人小兒,老人們多容易氣虛,功能衰退,小兒屬於元氣未充,髒腑嬌嫩,所以用發散藥的同時,要兼顧,顧護正氣,而且正氣驅邪力量不足。
所以從主治證候分析,第一個,就是說疑點,這氣虛反應在哪裡?氣虛很多反應在體質因素上,證候表現上不明顯,體質因素反應出來的氣虛特點,以及一定的脾不運濕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