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芥可以祛風解表,但是荊芥發散風寒的作用不是很強,荊芥的藥性比較平和。荊芥,性辛,微溫,歸肺肝經,具有祛風解表,透疹止癢的作用.
凡是溫性不強,微溫的,意味著它對寒邪的治療效果不強,它不能很好的針對寒邪,它主要在於針對風邪,所以首先強調祛風,不強調它散寒,所以這一類的藥物稱為祛風解表,一般都是溫性不明顯的,稱為祛風解表。荊芥作為發散風寒的藥,它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在這一類藥當中,它的溫性是最不明顯的、最溫和的一個藥。由於它的藥性方面的特征,就決定了它在外感表證當中的應用,因為荊芥在臨床上不管風寒感冒、風熱感冒,同樣的廣泛使用,甚至於溫病初起在衛分階段,荊芥也非常常用。它對於外感表證不分寒熱,可以說同等的普遍使用,籠統說它用於外感表證,就是這個道理,這是荊芥最主要的特征。比如說風熱感冒,銀翹散裡面有荊芥,風寒感冒荊防敗毒散,敗毒散這一類,它都是很重要的藥物,不管風熱、風寒都很常用,都很重要。
偉大的本草學家李時珍在他編《本草綱目》的時候,對荊芥的功效總結了十二個字,“疏風熱、清頭目、利咽喉、消瘡腫”。嚴格地講荊芥應該是個辛平解表,藥性是平和的。即可以說荊芥是最為平和的一個解表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