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清熱生津。
[原書主治]
(1)傷寒,脈浮滑,以表有熱,裡有寒,白虎湯主之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2)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谵語遺尿……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傷寒論·辨陽明脈證並治》)。
(3)傷寒,脈滑而厥者,裡有熱,白虎湯主之 (《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主治病證] 陽明氣分熱盛。壯熱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大有力,或滑數。
[方解] 原書指出本方證的病因有,一是失表,或汗出不透,郁而化熱。如“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二是邪熱內盛,津液為熱迫外洩,如“陽明病,外證雲何?答曰:身熱自汗出,不惡寒,反惡熱也”(《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根據以上病因、病機,故本方在原書主治證見有以下特點:一是邪熱內盛,而致壯熱不惡寒,脈洪大或滑大或滑數。二是熱迫外越而有熱汗自出。三是熱傷津液,於是煩渴引飲。四是熱郁不達,而現陽明熱甚,並發脈滑肢厥的真熱假寒證。五是二陽合病,側重於陽明熱勢充斥,津液耗傷,表現為陽明熱證為主,伴見腹滿、口不仁、面垢、谵語、遺尿、自汗出等,均為陽明熱盛所見,與陽明裡實猶有不同。
本方在後世溫病學說中辨證使用:如“上焦太陰溫病,脈浮洪,舌黃,渴甚,大汗,面赤,惡熱者,辛涼重劑,白虎湯主之 (《溫病條辨·卷一》)”,“上焦暑溫,形似傷寒,但有脈洪大而數,左脈反小於有,口渴甚,面赤,汗大出者,名曰暑溫,在手太陰,白虎湯主之”(《溫病條辨·卷一》)。中焦陽明病“下後無汗,脈浮洪者,白虎湯主之”(《溫病條辨·卷二》)。溫病學使用白虎湯證的病機,仍淵源於《傷寒論》,不外是陽明氣分熱盛,表裡蒸灼津傷。用本方一以清陽明內盛邪熱,一以滋潤內耗陰津。
總之,本方證邪既離表入裡,故不可發汗;雖裡熱熾盛但尚未至腑實便秘,故不宜攻下。根據《素問·至真要大論》“熱者寒之”的治療原則,當選用大清裡熱之品。然因熱盛傷津,若用苦寒直折,則恐傷津化燥,愈傷其陰。正如柯琴所說:“土燥火炎,非苦寒所能治矣。經曰:甘先入脾。又曰:以甘瀉之,……以是知甘寒之品,乃瀉胃火、生津液之上劑也”(《傷寒來蘇集》)。因此,針對無形邪熱彌漫,熱盛津傷,當以甘寒滋潤、清熱生津而立法治之。
方中石膏為君,取其辛甘大寒,辛能透熱,寒能勝熱,故能外解肌膚之熱,內能清肺胃之火,甘寒相合,又能除煩生津以止渴,可謂一舉三得。如張錫純認為石膏:“寒涼之力遠遜於、龍膽草、知母、黃柏等藥,而其退熱之功效則遠過於諸藥……諸葛亮藥之退熱,以寒勝熱也,而石膏之退熱,逐熱外出也。是以將石膏煎服之後,能使內蘊之熱息息自毛孔透出”(《醫學衷中參西錄》)。配知母苦寒以清熱瀉火,質潤以滋陰為臣;用甘草、粳米護胃和中為佐,庶乎大寒之品,無傷脾胃之虞;甘草調和諸藥,兼作使藥。諸藥配伍,共成清熱生津,止渴除煩之劑,使其熱清煩除,津生渴止,由邪熱內盛所致之主證自解。
本方不用苦寒直折以瀉火,是由於熱盛津傷,陰已不足,迳用苦寒直折,難免苦燥傷陰;不用苦寒攻下,是由於裡熱雖盛,但尚未成實,早投苦寒攻下,徒傷無病之所,故用清裡除熱,苦寒直折,苦寒攻下皆非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