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性苦寒,歸心肝肺胃三焦經,可以瀉火除煩,清氣分熱,可以用於溫熱病對氣分熱證,也可以清髒腑熱,在上清肺熱、清心熱,在中焦,清脾胃,在下焦,清肝熱、清膽熱,可以通瀉三焦之火。
栀子,瀉火除煩,也可以叫清熱除煩,它和竹葉一樣,它本身是一個清熱瀉火藥,但是長於清心除煩,所以栀子它也包括了清氣分熱,所以也用於溫熱病對氣分熱證。但是栀子是一個苦寒的藥,我們前面學的藥都有甘味,栀子沒有,栀子本身味道很苦,是一個典型的苦寒的藥。那麼在溫熱病的氣分階段,本身因為高熱傷陰,耗傷津液,又汗出,口渴很厲害,所以一般在氣分階段,苦寒的藥,不是很適合的。所以栀子對溫熱病的氣分熱證,如果僅僅是高熱口渴,煩渴多飲的時候,往往不用,怎樣的情況下,心火盛,心熱內盛,煩燥不安,所以凡是從《傷寒論》到《溫病學》當中,用了栀子的方,主治證裡面都有心煩不安。所以在清熱瀉火的藥當中,雖然它不是很適合,它不能生津止渴,但是它長於清心除煩。凡是有心熱盛的煩燥不安,它都可以用,所以就突出它的特征。
另外清熱瀉火包括了清髒腑熱,栀子,清髒腑熱非常廣泛,前人就說它通瀉三焦,在很多本草書上,它的歸經就把三焦都寫上去,三焦實際上是一個廣泛的所指。在上清肺熱、清心熱。在中焦,清脾胃,在下焦,清肝熱、清膽熱,它都能通瀉三焦之火。什麼樣的髒腑的實熱證,都可以把它作為清髒腑熱的藥來使用,今後我們學習清熱的方劑可以都找得出很多的例子。有清脾胃有熱的瀉黃散,裡面有栀子。當然清肺熱的有,清肝熱的應該就更多了,清心熱就不講了。但是在諸多的髒腑熱證當中,尤其長於清心,所以心熱證用得更多,所以都屬於清熱瀉火方面的,也是突出除煩的一個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