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方劑 >> 竹葉石膏湯主治及方解!

竹葉石膏湯主治及方解!

竹葉石膏湯是常用方,這個方是根據白虎湯加減變化而來的,可以治療氣分大熱,傷津耗氣,胃氣不和證,主要是由白虎湯減去知母,加上竹葉、麥冬、人參、半夏。

竹葉石膏湯是針對了白虎湯證這種氣分大熱,傷津耗氣,同時引起胃氣不和這個證候而設的。從竹葉石膏湯的證候分析來看,它一般用於暑病,或溫熱病,或者傷寒入裡,入陽明以後,陽明經熱,這類病到後期,氣分之熱還在,已經達到氣陰兩傷,從正氣來說,氣陰兩傷的程度。

余熱未清,氣分之熱的後期,所以發熱,用身熱多汗,反映了比大熱要可能低一點,這個方在臨床上運用,如果高熱也能用。關鍵掌握石膏的一個用量。多汗可以傷津,心胸煩悶是熱擾心神。有明顯的氣津兩傷,短氣神疲,這種神志疲乏,短氣就氣虛的表現。傷津多汗,傷津以後,形成口干喜飲。胃氣不和,反映在氣逆欲嘔,胃氣上逆的現象。從舌紅少苔,脈虛數,反應了熱病後期氣陰不足的左證,

治法是清熱生津,益氣和胃。清氣分熱的同時,考慮到氣和津液受到損傷,同時兼顧胃氣上逆。

這個方是在白虎湯基礎上去掉知母,去掉知母的含義,是考慮到胃氣不合,胃氣上逆,因為知母偏於苦寒,它和石膏不同,知母也能清熱除煩,但苦寒容易傷胃。所以去掉知母以後,加竹葉來協助透熱,同時清心除煩。用人參、麥冬來益氣養陰生津,用人參、麥冬可以氣陰兼顧。這方裡加了半夏為佐藥,有和胃降逆的作用。半夏在仲景方中,經常和麥冬相配,還可以互相制約。半夏偏於溫性,和麥冬相配,制約半夏的燥性,這種溫燥的特點被制約了。而它降逆之用,就是說和胃降逆的作用還保持,所以這是一個佐藥。半夏麥冬同用,還可以,比如說氣機阻滯、胸悶,使的麥冬雖然養陰生津,但不會因滋膩而阻滯氣機了,有個相互制約的作用。粳米甘草既能養胃氣,甘草又能調和諸藥。養胃氣,生津液,既是佐藥,又是使藥。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