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腎氣丸的方藥及主治
金匮腎氣丸五次出現於《金匮要略》,其組成是:干地黃8兩,山藥、山茱萸各4兩,澤瀉、牡丹皮、茯苓各3兩,桂枝、附子(炮)各1兩。主治: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不得溺或小便反多,短氣(痰飲所致),消渴,煩熱不得臥、臍下急痛(不得溺所致)以及腳氣上入,少腹不仁等。
二版《方劑學講義》認為該藥溫補腎陽,主治 “腎陽不足,腰痛腳弱,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尺脈弱小,及腳氣、痰飲、消渴、轉胞等證”;在方解中稱“本方藥即六味地黃丸加肉桂、附子。原方為桂枝,但後世多用肉桂……本方用六味地黃丸壯水主之,加肉桂、附子補水中之火,以鼓舞腎氣……又本方僅用少量溫腎藥於滋腎藥中,取少火生氣之義,故名‘腎氣’”,並在書末的方歌中又道其“引火歸元熱下趨”,我不甚認同。
金匮腎氣丸非補陽劑辯
1.除桂枝、附子以外的6味藥不等於六味地黃丸
金匮腎氣丸中除桂枝、附子以外的6味藥不等於宋代錢乙在《小兒藥證直訣》中所創制的六味地黃丸。後者脫胎換骨於前者,即去桂枝、附子,以熟地黃移干地黃,而藥物份量仍承宗仲景。干地黃苦、甘、寒,熟地黃則甘、微溫。一寒一溫,在方中均處君藥地位,在決定方劑的寒熱屬性方面起了主要作用。這不能不說是將腎氣丸歸於補陽劑的重要原因之一。從臨床報道來看也是如此,大多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將干地黃置換成了熟地黃,因其所主治病證確有腎陽虛者。這本無可厚非,但在解釋金匮腎氣丸時,在未作任何說明的情況下就魚目混珠地極不嚴謹地解釋為熟地黃,從而人雲亦雲、推波助瀾地把“補陽”聲越吹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