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氣炎熱,下過幾場雨後空氣濕度很高,很多人在夏天會覺得自己體內悶得很,口苦口干口臭比其他季節都嚴重得多。而且夏天即便天氣不熱也容易發怒,暴躁無常。中醫專業人士指出:夏季的高溫悶熱,久之這種環境容易引起*肝膽濕熱。臨床表現多為目黃身黃,發熱惡寒,脾氣暴躁,脅痛口苦,胸悶,食欲不振,或伴有惡心嘔吐,小便黃或赤,舌苔黃膩,脈弦數或浮數。
肝膽濕熱吃什麼?中醫講藥食同源,藥補不如食補,肝膽濕熱吃什麼中醫藥膳食療方推薦如下:
肝膽濕熱喝李子茶
配方: 鮮李子100~150克,綠茶2克,蜂蜜25克。
制法: 將鮮李子剖開,加水300毫升,煮沸3分鐘,再加茶葉與蜂蜜,沸後即可。
功效: 清熱利濕,柔肝散結。
用法: 每日1劑,分早、中、晚3次服用。
肝膽濕熱吃紫茄子大米粥
配方: 紫茄子1000克,大米150克。
制法: 將紫茄子切碎,與大米共煮成粥。
功效: 清熱利濕退黃。
用法: 隨意服食,連服數日。
肝膽濕熱吃山栀根煮雞蛋
配方: 山栀根15克,雞蛋1個。
制法: 山栀根、雞蛋加水400毫升,文火煮沸15分鐘,去渣即可。
功效: 清熱解毒退黃。
用法: 飲湯吃蛋,每日1劑,連服10日為1個療程。
對於以上3個除濕熱的小偏方,中醫認為濕熱體質者不妨試試。如果實在不敢貿然服用,可先與中醫商榷後在實施。
中醫頻道熱文排行:
減肥中草藥找來不易 且用且珍惜 >>>
工作被罵 可能是早餐讓你變傻 >>>
夏日打瞌睡大作戰 Are You Ready? >>>
拖延症:這是病 得治! >>>
女人的福利:舌尖上的豐胸食物 >>>
上班族午休睡覺要避開這些誤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