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中祛寒-吳茱萸湯
《傷寒論》
[組成]吳茱萸一升,洗(9g) 人參三兩(9g) 生姜六兩(18g),切 大棗十二枚(4枚),擘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溫中補虛,降逆止嘔。
[主治]肝胃虛寒,濁陰上逆證。食後泛泛欲嘔,或嘔吐酸水,或干嘔,或吐清涎冷沫,胸滿脘痛,巅頂頭痛,畏寒肢涼,甚則伴手足逆冷,大便洩瀉,煩躁不寧,舌淡苔白滑,脈沉弦或遲。
[方解]本方證乃肝胃虛寒,濁陰上逆所致。肝胃虛寒,胃失和降,濁陰上逆,故食後泛泛欲吐,或嘔吐酸水,或干嘔,或吐清涎冷沫;厥陰之脈夾胃屬肝,上行與督脈會於頭頂部,胃中濁陰循肝經上擾於頭,故巅頂頭痛;濁陰阻滯,氣機不利,故胸滿脘痛;肝胃虛寒,陽虛失溫,故畏寒肢冷;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則大便洩瀉;舌淡苔白滑,脈沉弦而遲等均為虛寒之象。治宜溫中補虛,降逆止嘔。方中吳茱萸味辛苦而性熱,歸肝、脾、胃、腎經。既能溫胃暖肝以祛寒,又善和胃降逆以止嘔,一藥而兩擅其功,是為君藥。重用生姜溫胃散寒,降逆止嘔,用為臣藥。吳茱萸與生姜相配,溫降之力甚強。人參甘溫,益氣健脾,為佐藥。大棗甘平,合人參以益脾氣,合生姜以調脾胃,並能調和諸藥,是佐使之藥。四藥配伍,溫中與降逆並施,寓補益於溫降之中,共奏溫中補虛,降逆止嘔之功。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肝胃虛寒,濁陰上逆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食後欲吐,或巅頂頭痛,干嘔吐涎沫,畏寒肢涼,舌淡苔白滑,脈弦細而遲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嘔吐較甚者,可加半夏、陳皮、砂仁等以增強和胃止嘔之力;頭痛較甚者,可加川芎以加強止痛之功。肝胃虛寒重證,可加干姜、小茴香等溫裡祛寒。
3.現代運用 本方適用於慢性胃炎、妊娠嘔吐、神經性嘔吐、神經性頭痛、耳源性眩暈等屬肝胃虛寒者。
4.使用注意 胃熱嘔吐,陰虛嘔吐,或肝陽上亢之頭痛均禁用本方。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
《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2.方論選錄 許宏《金鏡內台方議》卷8:“干嘔,吐涎沫,頭痛,厥陰之寒氣上攻也。吐利,手足逆冷者,寒氣內甚也;煩躁欲死者,陽氣內爭也;食谷欲嘔者,胃寒不受食也;以此三者之證,共用此方者,以吳茱萸能下三陰之逆氣為君,生姜能散氣為臣,人參、大棗之甘緩,能和調諸氣者也,故用之為佐使,以安其中也。”
[臨床報道]
李氏以吳茱萸湯為主方隨證加減,治療180例神經性頭痛。患者均以頭痛為主症,並伴有不同程度的干嘔或嘔吐,發病與精神因素有關,患者以家庭婦女為多,並有98例患者血壓偏低。結果:痊愈117例,顯效60例,有效3例,總有效率達100%。[李敬柱.吳茱萸湯治療180例神經性頭痛的臨床總結。實用中西醫結合雜志 1997;10(19):1895]
[實驗研究]
研究發現吳茱萸湯能明顯抑制硫酸銅灌胃引起的家鴿嘔吐,減少嘔吐頻率,延長嘔吐所需時間;能非常明顯地提高胃殘留率,抑制大鼠胃的自主運動;明顯對抗氯化乙酰膽鹼引起的胃痙攣性收縮,使胃的張力和收縮幅度下降,頻率減少;能減少大鼠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酸度;減輕由冷水浸漬法造成的大鼠應激性胃粘膜出血和潰瘍,並能防止幽門結扎法胃潰瘍的形成。拆方研究表明:在減少嘔吐次數和延長嘔吐潛伏期方面,吳茱萸作用最明顯,其次為生姜,最佳組成是原方四味藥皆用。[邱賽紅,等.吳茱萸湯溫胃止嘔作用的實驗研究。中藥藥理與臨床 1998;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