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胃承氣湯是由大黃、甘草、芒硝組成的,主要可以緩下熱結,主治是陽明病胃腸燥熱證以及胃腸熱盛而致發斑吐衄,口齒咽喉腫痛等,可以以洩代清,治療上焦有熱證。
調胃承氣湯也是《傷寒論》上,承氣系列裡面一個很有名的方。它的組成,是大承氣湯去掉厚樸、枳實,加上甘草,以這個煎服法來講,這個方是大黃和甘草同煎,甘草能夠緩和藥性,遇寒可以緩其寒,遇熱可以緩其熱,和大黃同煎,大大地緩和了大黃的清熱瀉下作用。芒硝融化服,整個方體現了一個緩下。
調胃承氣湯名稱叫調胃,實際上調胃有和胃的意思。通過清熱通下和胃,一個是使胃氣下行,恢復下行。一個能通過暢通腑氣,暢通胃腸腑氣,使上部之熱下行,所以這方常用來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它也是常用作緩下熱結的一個基礎方。後世運用這個基礎方來配伍,往往在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有大便燥結,但是阻滯氣機不明顯,所以從痞滿燥實四證來講,氣滯造成的痞滿不明顯,這種情況清熱瀉下用調胃承氣,還有一類用調胃承氣,是上部有熱。特別是胃脘以上,胸膈,甚至於包括頭面咽喉,上焦有熱用這個方,它可以起到以瀉代清,釜底抽薪,這個作用。所以後世在這方面用的反而多起來,譬如像血熱上沖,吐血衄血等等,用這個方,釜底抽薪,引熱下行,治上通過治下來體現了。
所以從主治來講,說他陽明病胃腸燥熱證。這個胃腸燥熱證,沒有談到他一定有沒有大便不通,可以用於大便不通,沒有大便不通這個也能用,就是上部熱盛,它引熱下行,比如上部口渴心煩,而且陣陣發熱,像這種就反映了上部的熱,胃腸有熱,熱性升散,造成了比如發斑、兔衄,口齒咽喉腫痛,用它來引熱下行,釜底抽薪。
因為陽明腑實證比較輕,比較輕證,這個熱實互結,阻滯氣機不明顯,腹中可以有一些脹痛。但是不是痞、滿、脹、痛很重,那也可以用調胃承氣湯緩下熱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