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湖北麥冬是山麥冬的變種。據考證,魏晉南北朝、《名醫別錄》載曰:“韭楚名馬韭,越名羊蓍。”宋代·《證類本草》中的隨州(今湖北襄陽地區)麥門冬附圖與今湖北麥門冬頗相似,故近代開發利用後,已為麥門冬主流品種之一,產量占全國麥門冬產量50%,行銷10余省,並出口。本品為百合科植物湖北麥冬Liriope spicata (Thunb.)Lour. Var, prolifera Y、T、米a的塊根。分布於湖北襄陽、老河口、棗陽、隨州等地。
【生長環境】湖北麥冬喜光、喜肥,生長後期具有耐旱的特性。要求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排灌良好的生長條件。多栽培於江河、湖泊水流沖積或由沉積物發育而成的潮濕土壤中,且地勢較平坦、陽光充足、降水較多的地區。清明至谷雨種植,用塊根繁殖,生長周期1年,翌年春季收獲。
【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湖北麥冬適宜於肥沃沙質壤土。在種植前要犁地及耙地各3次,必須做到深耕細耙,並揀淨土中的石子、雜草等;然後使犁耙過疏松的田地,經太陽曬過幾天,使之充分干燥(若潮濕,容易爛根),再下基肥,每667平方米施2500~3000千克干糞,或1500~2000千克腐熟堆肥(草皮、草木灰、渣滓糞),這時再進行犁地1次,耙平後即准備下種。
2、選種栽種:湖北麥冬是用分株法繁殖。在清明後將麥冬挖出,摘掉塊根,選擇顏色深綠健壯的苗子,切去須根(以現出根蔸的白心為止)作種,每667平方米地約需種苗600千克。行距7~12厘米,株距7~9厘米進行定植,每穴內栽3~5株。栽種時必須在晴天,先用砌刀開溝,溝深3.5厘米(過深苗心會被泥土壓倒,過淺苗子容易倒伏)。栽苗時,苗子必須靠溝壁垂直,下端不能彎曲;如苗子下端彎曲,則靠溝壁一端的須根不能向泥土上生長,不長塊根,就會大大減低產量。栽後用釘耙壅土,然後用條助推壓1次,並用腳在兩邊行子中踩1~2次,使泥土略壓緊,苗子才能直立穩固。通常每隔2行,添種玉蜀黍1行,一般經驗,可增收玉蜀黍而不影響麥冬的生長。
【栽培管理】
1、灌水:麥冬需要充足的水分,在陰天或小雨天栽的麥冬,可隔2~3天後灌水,如栽後第2天是晴天,當日傍晚即要灌水,使泥土與苗蔸充分結合,迅速生長幼根。如栽後灌水過遲,苗子得不到充分的水分,部分苗子就會枯死,以後雖可補栽新苗,但時間過遲,也會影響產量。
2、除草追肥:麥冬定植後(栽後5~10月)除草1~2次,立冬以後就不能下地扯草,要到次年立春後再扯草1次。除草後即行追肥2~3次,第1次在小暑與大暑間,施豬糞尿2000~2500千克,每100千克對水200~250千克,然後用草木灰100~150千克,均勻地撒在行子中間。第2次追肥在立秋前7~8天,施豬糞尿1500~2500千克,每100千克對水200~250千克,加油枯40千克,撒草木灰100~150千克,第3次追肥在立冬前,施豬糞尿1500~2500千克,每100千克對水200~250千克,撒草木灰100~150千克。施肥時不能用過多氮肥,否則麥冬苗子生長過旺,形成徒長,使得塊根生長不發達,產量低,並易遭霜凍危害。
3、防治病蟲害:
(1)病害:
①黑斑病:危害葉片。病菌在種苗上越冬,次年4月中旬開始危害,在適宜的溫、濕度下發病很快,病株成片枯死。防治方法:選用葉片青翠、健壯無病種苗;發病初期,於早晨露水未干時,每667平方米撒草木灰100千克;雨季及時排除積水,降低田間濕度;用1:1:100的波爾多液或65%代森铵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浸種苗5分鐘,或大面積噴霧。浙江產區發病嚴重時,割去發病植株地上部分,使之重新抽苗。
②根結線蟲病:主要危害根部。防治方法:實行輪作,有條件的地區可水旱輪作,並選用抗病品種,進行土壤消毒;
(2)蟲害:主要有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針蟲等為害根莖。防治方法:與水稻輪作;經水淹田一季害蟲可全部消滅,或以農藥用常規方法毒殺。
【藥材形狀】本品為紡錘形,兩端略尖,長1.2~3厘米,直徑0.4~0.7厘米。表面淡黃色至棕黃色,具不規格皺紋。質柔韌,干後質較脆,易折斷,斷面淡黃色至棕黃色,角質樣,中柱細小,有時不明顯。氣微,味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