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材種植 >> 知母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

知母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

  【概述知母為較常用中藥材,有悠久的應用歷史。多用於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熱消渴,腸燥便秘等症。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根莖。主產於河北易縣、涞源、張北、邢台,山西五台、代縣、晉城以及內蒙古,東北三省等處。多為野生。

  【生長環境】 知母多野生於200~1000米的向陽山坡、草原、地邊和雜草叢中。土壤多為褐土及腐殖質壤土。知母適應性很強,喜溫暖、耐干旱,並具有耐寒性。

  【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選向陽、排水良好、土質疏松的腐殖質土或沙壤土,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廄肥2000~3000千克、餅肥40~50千克、磷肥30千克,均勻地撒入土內。耕地20厘米深,整平做畦,畦寬130厘米。

  2、種植方法:

  (1)種子繁殖:知母種子於大暑前後陸續成熟,采收後脫粒去淨雜質,存放於通風干燥處備用。如春播4月份,秋播10~11月,在整好的畦內,按30~35厘米行距開2厘米深的溝,將種子均勻地撒入溝內,然後覆土,整平,稍鎮壓,並澆水。播後保持畦面濕潤,20天左右出苗。每667平方米需種子1~1.5千克。秋播發芽率較高,出苗整齊。

  (2)分根繁殖:春栽於解凍後,發芽前;秋栽於地上莖葉枯萎葉黃後進行。在整好的畦內,按行距30~35厘米,株距15~20厘米開穴,穴深7厘米,將刨出的地下根莖剪去殘莖葉及須根,把有芽頭的根莖掰成4~7厘米的小段,每穴放一段,芽頭朝上。栽後覆土,澆水。也可在栽種前灌1次大水,再整地做畦栽種,但畦面不要過濕,以防爛根。每667平方米需種用根莖90千克。

  【栽培管理

  1、播植後的管理:播種後應保持土壤濕潤,20天左右出苗。苗高3~4厘米時松土除草;苗高7~10厘米時,按15~20厘米的株距定苗。苗期如遇氣候干燥,應適當澆水。用根莖分株栽培的知母上年生長較慢,應澆小水,第2年生長旺盛,應適當增加澆水次數。分根栽種的當年和種子直播的第2年。在苗高15~20厘米時,每667平方米追施過磷酸鉀20千克加硫酸铵10千克。施肥時在行間開溝,施後結合松土將肥料埋入土內。如不需留種,應及時剪去花葶。高溫多雨季節要注意排除積水。

  2、病蟲害防治:知母的抗病害能力較強,一般不需用農藥進行特殊防治。主要害蟲為蛴螬,為害幼苗及根莖。可用常規方法防治。

  【收獲與加工】家種知母和野生知母均在春秋兩季采挖。春季於解凍後,發芽前;秋季於地上莖葉枯黃後至上凍前。用鎬將地下根莖刨出,去掉莖葉、須根及泥土,即為鮮知母。春秋兩季適時采收的鮮知母折干率高,質量好。野生知母一般以秋季收獲為宜,因為春季發芽前不易發現,而發芽後采收對質量有一定影響。家種知母的收獲周期,用種子繁殖的需4或5年,用根莖繁殖的需3或4年。將鮮知母曬干或炕干者稱“毛知母”。將鮮知母趁鮮時除去外皮曬干者稱“知母肉”或“光知母”。

  【藥材形狀

  1、毛知母:本品呈長條狀,微彎曲,略扁,偶有分枝,長3~15厘米,直徑0.8~1.5厘米,一端有淺黃色莖葉殘痕。表面黃棕色至棕色,上面有一凹溝,具緊密排列的環狀節,節上有黃棕色殘存的葉痕,由兩側向根莖上方生長,下面隆起而略皺縮,並有凹陷或突起的點狀根痕。質硬,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氣微,味微甜,略苦,嚼之有黏性。

  2、知母肉:較毛知母瘦小,長約12厘米,直徑約1厘米。表面黃白色或黃棕色,無栓皮及毛狀物,但偶有殘留的小片栓皮,有扭曲的縱溝,一側可見多數不規則散在的小形根痕。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