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材種植 >> 干姜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

干姜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

  【概述干姜為常用中藥,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的功能。姜在我國既供食用又供藥用,應用和栽培歷史悠久,人人皆知,家喻戶曉。本品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zale Rosc的根莖。除東北外,我國大部省(區)市有栽培。干姜主產四川犍為、宜賓,貴州,浙江等地,以四川、貴州所產質量佳,產量大,馳名全國。

  【生長環境】多栽培於陽光充足的沙質壤土星。

  【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白(干)姜適宜栽於地勢略帶傾斜,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尤其是荒地栽培最好。河流或山溪沖積地帶的粗沙地、低畦地、重黏土均不適宜栽種。白姜不宜連作,一般隔年栽培1次。栽培白姜的土地應精耕細作,深翻40厘米,犁耙整平。

  2、選種催芽:白姜分為黃口、白口姜兩種。黃口姜外皮白中帶黃,個頭比較瘦小,含的水分較少,內部肉質較黃,干後個頭小,肉質粗老,品質較次。白口姜外皮較白,個頭肥大,內部肉質白而細嫩,干後個頭大,品質良好。一般藥農選白口姜作種。立冬前後,在晴天先收獲種姜,選擇苗種健壯、無病蟲害及根莖肥大的作種。將姜種挖取後,去掉莖葉(注意不要扯破根莖的皮,以免腐爛),100千克姜種約帶泥沙30千克,即放入窖內儲藏。由於白姜生長期較長,需要較高的氣溫,因此必須提早下種,並進行催芽,使其出苗快,不會缺窩。在驚蟄前後(3月上旬)把窖藏的姜種取出,放在陽光下曬1~2天,曬干水氣,抖去泥土,然後用一竹笆鋪上稻草,將種姜堆在稻草上,竹笆架在灶門前,高200厘米,利用炊煙的溫度,促使種姜發芽。清明前後,種姜開始萌芽,芽長3~5厘米,取出栽種。未萌芽的種姜,必須用腐熟的堆肥曬成半干(其中絕大部分是牛糞)弄成細粉,混合一些泥沙和草木灰,在室內分層堆積,一層種姜一層堆肥,重疊堆積起來繼續催芽。半個月後檢查1次,以後每3~5天翻看1次,已萌芽的種姜即可取出栽種。

  3、栽姜:一般在清明到谷雨後栽姜,到立夏前栽種完。栽姜時,將已萌芽的種姜切成小塊,每小塊必須保留1個芽(如有2個芽可去掉1個較弱的芽)。用鋤頭挖窩,窩深10~15厘米,口大34厘米,窩底要平,過淺土壤易干燥,白姜生長不好;過深幼苗不易出土,且根多不成塊狀,成為竹根姜,不能供藥用。行株距均為47~50厘米見方。每窩先放姜種1小塊,芽子向上,每667㎡地用腐熟的堆肥(牛糞、草木灰)1500千克,糞水1500千克,少量的油餅,混合作底肥施入窩中,然後蓋泥土。切好的種姜,必須當天栽完,若放3~4日,因部分水分蒸發,栽後出苗緩慢或不出苗。

  【栽培管理

  1、追肥:第1次追肥在芒種後夏至前,苗高26~33厘米,有3~4片葉子時,施入畜糞750~1000千克/667平方米。第2次在大暑前後,施入畜糞1500~2000千克/667平方米,拌以發酵的油餅25~50千克,在每窩側挖穴施下。這時正是姜苗生長盛期,氣溫高,日光猛烈,應結合表土淺耕,減低地面水分蒸發,保持土壤中一定的水分。第3次追肥在處暑前後,施牲畜糞1500~2500千克/667平方米。施肥的時候,100千克糞對水50~100千克,先淡後濃,選擇陰天施下。施肥後,在植株周圍培土3~6厘米,以免姜根露出地面。

  2、中耕:在每次施肥前,宜除草1次。如果白姜栽時種在荒地裡,雨水又充沛,雜草更容易生長,必須勤除。姜苗齊時,即開始第1次中耕,先將雜草連根拔除,再淺鋤松表土約3厘米深,不宜太深,以免鋤傷種姜及新生的幼芽。過20~30天,已有3~4個新芽出土,即進行第2次中耕。再過20~30天進行第3次中耕。

  3、排澇防旱:在植株行間及姜田周圍開排水溝,深24厘米,寬17厘米,以使雨水過多時,由溝中排出。天旱時土壤干燥,應在傍晚氣溫降低時,施一些清糞水,使土壤濕潤。

  4、病蟲害防治:在白姜幼苗期間有土蠶與土狗子(蝼蛄)為害。咬食姜芽,致不能出苗,或咬斷幼苗,造成缺窩,損失比較嚴重。防治方法:一般多在早晨到田間捕殺。

  【收獲與加工

  1、收獲:白姜在冬至前莖葉枯黃的時候開始收獲,用長鋤挖取白姜全株,去掉莖葉及泥土(不洗),每667㎡可收鮮姜1000~1500千克,產量高的可達2250千克。每3.5~4千克鮮姜可炕1千克干姜。留種的白姜應提前在立冬後收獲,不能過遲,因為姜芽受到霜凍,容易腐爛,不能窖藏作種。

  2、加工:選擇地勢較高,土壤干燥的地,挖1個方形的坑,高與寬均為135~200厘米。在高炕底100~135厘米的地方,橫放木條數根,上放竹制炕笆(方形或圓形),100~170厘米,口徑135~200厘米。炕前下方有火門40~45厘米見方。用干濕木柴相間放入火膛燃燒,火力大小均勻適中。炕時先放生姜一層,厚13~17厘米,待水分稍干,即加第2層,厚與第一層同,白姜稍干再加入第3層,依次放至第7層,再炕24~48小時後,將各層姜依次翻出,分別堆放,將第2層半干燥的姜取出放在一邊,留作最後烘炕。第3次炕時,另加鮮姜作底層,

  並且在第2層上、第3層下放一竹制隔笆,將第2次的第4層作第3層,放在竹笆上,以後依次放,再炕24~48小時,然後取出竹笆下面的半干制品,其余仍按此法改變層數,全部炕至半干制品。又把全部半干制品放入炕內,以微火烘炕,至炕成皮白粉口和硬心完全干燥為止,然後將炕干的姜,放入竹制兩頭尖中間大的串籠,兩端用繩子吊起,兩人互相來回推送,使干姜在竹籠中互相摩擦,去掉粗皮及泥沙,即成制好的干姜。

  【藥材形狀】本品呈扁平塊狀,具指狀分枝,長3~7厘米,厚1~2厘米。表面灰黃色或淺灰棕色,粗糙,具縱皺紋及明顯的環節。分枝處常有鱗葉殘存,分枝頂端有莖痕或芽。質堅實,斷面黃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顆粒性。具姜氣,味辛辣。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