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蚯蚓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稱“白頸蚯蚓”。具有清熱定驚、通絡、平喘、利尿等功能,有悠久的應用歷史,素為醫家所推崇。本品為钜蚯蚓科動物參環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 (Perrier)或缟蚯蚓Al1010bophoracaliginosa (Savigny) trapezoides (Ant. Duges)的干燥體。前者習稱“廣地龍”,後者習稱“土地龍”。前者主產廣東、廣西等地,後者主產河南、山東、安徽、福建等地。多為野生。
【生活習性】蚯蚓為穴居性動物,忌光。一年四季都生長在土中。在土質松軟,溫度、濕度適宜,富含有機質,結構良好的沙質土壤中數量較多。性喜靜,在噪聲環境難以生存。
喜食甜味、酸味,厭食有苦味的食物。
【養殖技術】
1、飼養方法:
(1)飼養方式:分土法飼養與工廠化飼養兩類。土法飼養主要有溝養、坑養、野生放養、防空洞養、土溫床養等。工廠化飼養主要有多層溫床飼養、空內池養、塑料大棚飼養等。
①溝養與坑養:將飼料和種蚓放室外的溝或坑內飼養,溝長可靈活掌握,寬約0.5~0.7米,深0.3~0.5米,坑為方形或長方形,深度均為0.3~0.5米。溝養多在青飼料地挖溝飼養,可促進青飼料的生長發育,又能使蚯蚓豐收。
②野生放養:利用邊隙地挖寬約1m的田畈,放置飼料投入種蚓進行養殖,多用於場內、河邊、空地、房前屋後、果園、桑園。但不適用於雨季和冬季,夏季要采取防曬、降溫和防止積水等措施。
③土溫床養:利用水浮蓮,水花生和小葫蘆過冬的土溫床飼養。
④多層溫床飼養:在室內用角鋼和水泥預制板或木板搭成多層床架。冬季利用工廠的廢氣或用煤火、電熱器等加溫,以保證蚯蚓正常生活。
室內池養:在室內用磚或水泥砌池,池可砌在地面上,也可一半在土內,另一半露在地面上,然後投放飼料和蚯蚓,進行飼養。
塑料大棚養:用金屬骨架和塑料薄膜搭成大型飼養棚,如沒有金屬骨架,用竹片或細竹竿代替亦可。
(2)飼料的投放:蚯蚓飼料來源很廣泛。造紙廠、釀酒廠、糖果食品廠、肉類加工廠的廢渣、殘肉均可作飼料。不同種類的蚯蚓對飼料要求不同,威廉環毛蚯的理想飼料是牛糞加土,其次是稻草和土;參環毛蚓為雞糞或牛糞加土。飼料在投放前,應充分發酵,使有機質腐化分解。
投放飼料方法各地不一,原則是飼料和土相同,便於蚯蚓取食後潛伏肥土中棲息。
【飼養管理】
1、控制溫度與濕度:一年四季飼料應保持濕潤狀態。濕度以手輕握,水珠在指縫中流出,而又不滴為度。威廉環毛蚓飼料含水量在30%~40%、參環毛蚓在70%~80%的情況下生長良好。蚯蚓種類不同對溫度要求也不同,一般在200C~30℃均可生長發育,25℃左右生長較快,繁殖率較高。因此,在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天,應分別采取降溫和保暖措施,否則會因季節性氣溫波動而使蚯蚓生長停滯或間歇。
2、掌握通風與透氣:在飼養中加拌碎稻草或麥稈,可以增加料隙間的空氣,即使冬季,也要進行短時間的通風,以保證蚯蚓正常新陳代謝所需要的新鮮空氣。此外,蚯蚓習慣於安靜與黑暗的土層生活,在飼養期間不宜翻動,防止強光照射。
3、調節飼料酸鹼度:飼料酸鹼度的中性,種蚓會很快鑽人料中,攝食也活躍。如過鹼可用廢硫酸或磷酸二氫氨進行調整,過酸用石灰水或氫氧化鉀調整。
4、適時分群與采收:種蚓不斷產生蚓繭,密度隨之增大,因此,投放在飼料內的種蚓不宜過多,需適時收取成蚓,分成種子群、繁殖群和生產群進行飼養。收取成蚓可與補充飼料、除糞結合進行。方法有網取法:在飼養床上加置塑料窗紗,上面撒一層新料,待成蚓鑽人後移到空床上去,同時除淨舊床上的蚓糞與舊料。光照法:利用蚯蚓的負趨光性,在養床上用強光照射,迫使成蚓由表層鑽飼料的底層,然後除去上層蚓糞和舊料,即收取成蚓。
5、繁殖留種:應選擇個體長粗、具光澤、活動力強、靈敏的蚯蚓分開單獨飼養、繁殖、然後再留種。
6、病蟲害防治:在飼養中,飼養中的酸性會引起蚯蚓疾病。病狀為生殖帶紅腫,全身變黑,身體縮短,出現念珠結節,死亡或自溶。所以,應經常檢查飼養床的酸鹼度。如發現病害,要及時調節酸鹼度,適當通氣,並撒放禽用抗生素粉滅菌。
蚯蚓天敵很多,在飼養床常見的有鼠類、螨類、螞蟻、青蛙、蜈蚣、蜘蛛、蠼螋、寄生蠅、蛇等。在飼養時,防止天敵的侵襲,還要防止農藥對蚯蚓的殺傷。
【收獲與加工】人工飼養的蚯蚓應適時捕捉成蚓;野生蚯蚓一般在7~9月采收。用鮮辣蓼草搗爛成糊狀加茶鹵和清水,倒於蚯蚓多的地方,引誘蚯蚓爬出。收集後拌草木灰,用溫水稍泡,除去黏液,釘於木板上,剖開,洗去體內泥沙雜質,曬干或炕干即可。
【注】另有蘇地龍,為钜蚓科動物通俗環毛蚓、威廉環毛蚓、栉盲環毛蚓3種。主產上海、江蘇等地。4月至5月初用水浸地翻耕水稻田時,威廉環毛蚓大量出土,浮出水面呼吸,是捕獲的最好時機。滬產地龍多為此種方法。
【藥材形狀】
1、廣地龍:呈長條狀薄片,彎曲,邊緣略卷,長15~20厘米。全體具環節,背部棕褐色至紫灰色,腹部淺黃色;第14~16環節為生殖環帶,習稱“白頸”,較光亮。體前端稍尖,尾端鈍圓,剛毛圈粗糙而硬,色稍淺。體輕,略呈革質,不易折斷。氣腥,味微鹹。
2、土地龍:呈彎曲圓柱形,長5~10厘米,直徑0.3~0.7厘米。外皮灰褐色或灰棕色,多皺縮不平,生殖環帶多不明顯。體輕脆,易折斷,斷面肉薄,體腔充滿泥土。
3、滬地龍:金體呈條狀薄片,彎曲,邊緣略卷,長13~19厘米,寬1~1.5厘米。背面棕褐色,至灰褐色,腹部淺黃棕色。生殖環節在14~16節呈黃棕色,體前端稍尖,尾端鈍圓,腹面無剛毛,體輕,略呈革質,不易折斷。氣腥,味微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