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益母草為唇形花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一年生草本。具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功能。主治月經不調、閉經痛經、惡露不盡、水腫尿少等。全國各地均有分布,部分地區有栽培。品種有早熟益母草和冬性益母草等。
【形態特征】株高60~100厘米,莖直立,具四稜。葉對生,莖基部葉具長柄,葉片圓形或卵狀橢圓形,中部葉片掌狀3深裂,或裂片再2裂,頂部葉片線形。輪傘花序腋生,花冠粉紅色。小堅果,三稜形,種子1枚。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喜溫暖濕潤的氣候。需要陽光充足,在海拔1000米以下地區能正常生長。耐嚴寒,怕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均可栽培。
【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選向陽、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壤土或砂壤土為好。每667平方米施廄肥或堆肥2000千克,深翻20~25厘米,整細耙平,做寬100~120厘米、高15~20厘米的畦,四周開好排水溝。
2.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留種,種子成熟時采收,晾曬脫粒,簸去雜質,裝入布袋,置陰涼干燥處貯藏。早熟益母草,春播於2月下旬至3月上旬,夏播於6月下旬至7月下旬,秋播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進行。冬性益母草必須秋播。一般采用直播,在畦面按行距25厘米開溝,溝深1厘米左右,將種子均勻撒人溝內,覆蓋薄土,稍加鎮壓,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10~15天可出苗。每667平方米播種量1.5~2千克。
【栽培管理】
1.田間管理
(1)間苗:苗高5~7厘米時間苗2~3次,苗高15~17厘米時,按株距10~15厘米定苗。
(2)中耕、除草:一般中耕3~4次。每次鋤松土表即可,不宜過深,以免傷根。
(3)追肥:定苗後,每667平方米施稀薄人畜糞水1000千克,施後澆水;苗高30厘米左右時,每667平方米施稀薄人畜糞水1500千克,或對水施尿素10千克,或硫酸铵15千克。
2.病蟲害防治
(1)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銹病和菌核病。白粉病發病植株的葉片褪綠,上生白色粉狀物的病斑,嚴重時葉黃枯萎;銹病病斑葉背呈現赤褐色凸起,葉面呈現黃色斑點,逐漸蔓延,以致全葉卷縮枯萎,以至脫落;菌核病是子囊菌引起的莖基部病害,植株被害後,接近地面的莖基部出現白色斑點,接著皮層腐爛,病部生白色絹絲狀菌絲,幼苗得病後,患部腐爛死亡。防治方法:實行輪作,清除病株,集中燒毀;整地時用五氯硝基苯進行土壤消毒;發病初期選用粉銹寧、可殺得、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噴霧防治。
(2)蟲害:主要是蚜蟲。成蟲和若蟲群集在嫩莖、嫩葉上吸取汁液,被害植株逐漸萎縮死亡。防治方法:發生初期用吡蟲啉、阿維菌素。抗蚜威等噴殺。
【采收與加工】
1.采收:全草宜在植株開花2/3時采收,選擇晴天用鐮刀齊地割取地上莖葉。種子采收應待全株花謝,下部果實老熟時,將全株割下。
2.加工:采收的全草及時攤放曬干或烘干,全干後待稍回潤,扎成大捆或用打絞機壓成片,置干燥處存放。益母草種子稱茺蔚子。收割後,先在田間初步脫粒,運回後在太陽下翻曬4~5天,再敲打脫粒,除去枝、葉,簸去雜質,曬干,風揚干淨即可。每667平方米產干草300千克左右;667平方米產茺蔚子5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