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炒白扁豆50克。 【食材】粳米80克,紅糖10克。 【做法】 步驟1:白扁豆用溫水浸泡24小時,粳米淘洗干淨。 步驟2:內下入粳米,加水和白扁豆,煮成粥即可。 【功效】健脾養胃、清暑止瀉。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慢性腹瀉、暑濕瀉痢、夏季煩渴等症。 【食法】夏秋季早晚食用,加紅糖調味。
【藥材】生姜20克,橘皮5克。 【食材】胡椒2克,鮮鲫魚200克,鹽3克。 【做法】 步驟1:鮮鲫魚宰殺去鱗,剖腹去內髒,洗淨;生姜洗淨,切片,與橘皮、胡椒一起裝入紗布包。 步驟2:包扎好塞進魚腹,放入鍋呈,小火煨煮2小時,取出紗布包,放鹽調味即可。 【功效】溫胃散寒。適用於胃寒疼痛、虛弱無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蛔蟲性腹痛等症。
【藥材】鮮蘑菇80克。 【食材】嫩藕200克,甜面醬40克,干辣椒1個,生姜2克,鹽2克,味精1克,白砂糖5克,植物油15毫升。 【做法】 步驟1:藕洗淨,去皮,切丁,浸冷水中;蘑菇洗淨切丁;辣椒切末;生姜切丁。 步驟2:植物油,燒至五成熱,放入干辣椒,倒入甜面醬,再加藕丁、蘑菇丁及少許水,加姜片、鹽、白砂糖、味精,煮沸,焖2分鐘即可。
【藥材】茯苓粉40克。 【食材】面粉800克,豬肉400克,鹽4克,味精1克,料酒15毫升,香油5毫升,食用鹼2克。 【做法】 步驟1:面粉加水,和成面團,加入食用鹼,蓋上濕紗布,饧2小時;豬肉洗淨,剁成餡,加茯苓粉、鹽,味精、料酒、香油調好。 步驟2:團下劑子,擀皮包餡,捏成餃子,下沸水中煮熟即可。 【功效】補中益氣。適用於脾胃虛
【藥材】小米100克。 【食材】羊肉100克,鹽2克,生姜1克。 【做法】 步驟1:羊肉洗淨,切片;小米淘洗干淨;生姜切碎。 步驟2:肉和小米都放入鍋裡,加水煮熟,最後放入鹽和生姜調味即可。 【功效】溫補脾胃。適用於脾胃陽虛所致的嘔吐、反胃、食欲不振、形體消瘦等症。 【食法】做早餐食用。
【藥材】鮮荷葉2張,茴香、肉桂、生姜、胡椒各1克。 【食材】牛肚800克,黃酒10毫升,鹽20克。 【做法】 步驟1:牛肚洗淨,用鹽、醋半碗反復擦洗,再用冷水反復洗淨。 步驟2:荷葉墊在砂鍋底,放入牛肚,加水,大火燒沸後用中火煮40分鐘,撈出牛肚,切小塊後再倒入砂鍋,加黃酒、茴香及肉桂少許,小火煨2小時,再加鹽、姜、胡椒粉少許,繼續煨3
【藥材】牛肉400克。 【食材】鹽3克。 【做法】牛肉切成小塊,氽燙去血水,放入砂鍋,加水小火煨煮至牛肉熟爛,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補益脾胃、滋養潤燥。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營養不良、小便短少、脾胃陰虛、口渴多飲、水腫等症。 【食法】飲湯食肉。
【藥材】黨參15克。 【食材】山藥15克,鹌鹑1只,鹽3克。 【做法】 步驟1:鹌鹑宰殺後去毛及腸雜,洗淨切小塊備用;黨參洗淨,切片。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山藥、黨參、鹽,小火炖40分鐘至肉爛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強壯身體。適用於體質虛弱、脾胃不足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倦怠無力等症。 【食法】每日2次,吃肉喝湯
【藥材】干菊花5克。 【食材】豆腐200克,姜末3克,鹽2克,雞精1克,植物油10毫升。 【做法】 步驟1:干菊花洗淨;豆腐洗淨,切塊。 步驟2:炒鍋置火上,入油燒至七成熱,放入姜末爆香,下入菊花、豆腐、鹽、雞精稍炒,加水適量煮沸即可。 【功效】疏風散寒、明目解毒。適用於風寒感冒、頭痛、頭暈、目赤、心胸煩熱等症。 【食法】佐餐食
【藥材】蔥白、姜各20克。 【食材】紅糖10克。 【做法】 步驟1:蔥白洗淨,切段;姜洗淨,切片。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蔥白段、姜片,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炖煮25分鐘,加入紅糖調味即可。 【功效】發汗解表、散寒解毒。適用於風寒感冒、嘔吐、喘咳等症。 【食法】每日一次。
【藥材】小米、糙米、紫米、薏米、荞麥、燕麥、蓮子、黑芝麻各10克。 【食材】蘋果1個,小黃瓜2根,全麥面皮2張或春卷皮2張,植物油20毫升,白砂糖5克。 【做法】 步驟1:小米、糙米、紫米、薏米、荞麥、燕麥淘洗干淨,加水蒸熟,放入黑芝麻、白砂糖拌勻;蓮子洗淨煮熟;蘋果和小黃瓜洗淨,切成細條。 步驟2:攤開一張全麥面皮,在面皮上鋪一層拌好
【藥材】白蘿卜1個。 【食材】梨1個,蜂蜜40毫升,白胡椒5粒。 【做法】白蘿卜、梨洗淨切碎,放入碗中,倒入蜂蜜,放入白胡椒,上鍋蒸熟,揀出白胡椒即可。 【功效】發散風寒、止咳化痰。適宜風寒咳嗽者食用。 【食法】分兩次溫服。
【藥材】鮮蘆根8克。 【食材】枇杷葉8克。 【做法】 步驟1:枇杷葉去毛,洗淨烘干;鮮蘆根洗淨,切片。 步驟2: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枇杷葉、鮮蘆根,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煎煮30分鐘即可。 【功效】祛風清熱、止咳和胃。適宜風熱咳嗽,兼有胃氣上逆惡心嘔吐者飲服。 【食法】溫熱頓服。
【藥材】鮮蘑菇80克,腐竹120克,黃瓜40克,胡蘿卜5毫升,鹽3克,味精1克。 【做法】 步驟1:黃瓜、胡蘿卜、鮮蘑菇洗淨;黃瓜去皮後切成菱形小塊;胡蘿卜洗淨,切方形小片備用;腐竹水發後切段;鮮蘑菇洗淨,撕小朵。 步驟2:黃瓜塊、胡蘿卜片、鮮蘑菇、腐竹段先後入沸水鍋中煮熟,撈出瀝干水分裝盤,淋香油,用碗悶片刻後,加入赫、味精調味即可。
【藥材】麻黃3克。 【食材】優質豆腐100克,杏仁12克,豬大骨150克,鹽3克,味精1克,香油5毫升。 【做法】 步驟1:豬大骨洗淨;杏仁、麻黃洗淨,裝入布袋,扎緊;豆腐洗淨,切成塊。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豬大骨,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炖2小時,濾出骨湯,放入藥袋小火炖煮90分鐘,撈出藥袋,加入鹽、味精、香油調味即可。 【
【藥材】淮山藥20克,白扁豆10克。 【食材】黃羊肉80克,大米80克。 【做法】 步驟1:黃羊肉洗淨,切細絲;大米淘洗;淮山藥和白扁豆洗淨備用。 步驟2:上材料放入砂鍋,加水後煮熟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適用於脾氣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洩瀉下痢、納少乏力等症。 【食法】每日2次,早晚溫熱服食。
【藥材】柴胡、白芍、香附子、枳殼、生麥芽各30克,甘草、川芎各10克。 【食材】白砂糖250克。 【做法】 步驟1:以上藥材加水,煮汁去渣。 步驟2:取汁適量,加白砂糖制成糖漿即可。 【功效】疏肝解郁、理氣寬中、健胃消食。用於慢性肝炎、肝都氣滯之脅痛低熱者。 【食法】每次服30克,每日2次。服完再配,保持藥液新鮮。
【藥材】山藥1300克,西瓜子仁10克。 【食材】葡萄干、蓮子、冬瓜條、蜜棗、青梅、年糕各20克,菠蘿罐頭1罐,海帶絲、胡蘿卜絲各3克,白砂糖80克,豬油50克,水澱粉10毫升。 【做法】 步驟1:蜜棗去核;冬瓜條、青梅均切丁:蓮子去皮、心,沸水浸透。碗內抹上一層豬油,放入西瓜子仁、葡萄干、海帶絲、胡蘿卜絲、蓮子、蜜棗、冬瓜條、青梅,碼成圖
【藥材】川貝、杏仁各8克,水發燕窩15克。 【食材】冰糖末10克。 【做法】 步驟1:川貝、杏仁研成末;燕窩除去燕毛,洗淨。 步驟2:炖鍋加水,放入燕窩、川貝、杏仁、冰糖末,中火燒沸,改用小火炖50分鐘即可。 【功效】清熱化痰、潤肺止咳、調理肺氣、補肺養陰。適用於肺陰虛引起的哮喘、氣促、久咳、痰中帶血、咳血、多汗等症。 【食法】
【藥材】茯苓粉20克。 【食材】粳米80克,紅棗10枚。 【做法】 步驟1:紅棗洗淨後,用小火煮爛;粳米洗淨。 步驟2:米入鍋,加水煮粥,倒入紅棗和湯汁,再加茯苓粉煮沸即可。 【功效】安神養心、健脾補中、利水滲濕。適用於慢性肝炎、脾胃虛弱、腹瀉、煩躁失眠等症。 【食法】每日2次,早晚溫熱服食,可加紅糖。
【藥材】黨參15克,茯苓15克。 【食材】生姜3克,粳米50克。 【做法】 步驟1:黨參、生姜洗淨,切薄片;茯苓搗碎,浸泡30分鐘;粳米淘洗干淨。 步驟2:黨參、茯苓、生姜一起放入砂鍋煎煮30分鐘,取汁後再煎,合並兩次藥汁。倒入粳米煮粥即可。 【功效】益氣補虛、健脾養胃。適用於氣虛體弱和脾胃不足所致的體虛乏力、面色發白、飲食減少、食
【藥材】去心蓮肉10克,大棗6枚。 【食材】山藥20克,薏米20克,小米50克,白砂糖5克。 【做法】 步驟1:山藥、薏米、蓮肉、大棗和小米都洗淨備用。 步驟2:材料都放入鍋內,加水煮熟後,放入白砂糖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氣。適用於脾虛、腹脹便溏、食少納呆、肢體無力等症。 【食法】空腹食用,每日2次。
【藥材】羊肚250克,韭黃100克。 【食材】面粉1500克,羊肉500克,雞蛋2枚,蘑菇100克,白菜心200克,生姜5克,鹽3克,胡椒粉2克,料酒、醋各10毫升。 【做法】 步驟1:羊肉、羊肚洗淨,切小塊;蘑菇洗淨,切半;白菜心洗淨,切段;韭菜洗淨,切碎備用。 步驟2:面粉用水發透,放入韭黃、鹽,揉成面團,擀薄,切成面條。 步驟
【藥材】黃精10克,枸杞8克。 【食材】蝦仁30克,鮮干貝2顆,花枝40克,花椰菜1朵,玉米粒30克,玉米粉5克,奶粉10克,山藥粉100克,鹽4克,色拉油15毫升。 【做法】 步驟1:黃精洗淨,放入砂鍋,煎煮湯汁;蝦仁洗淨去泥腸:枸杞、干貝、花枝、花椰菜分別洗淨切丁。 步驟2:藥湯與菜丁、奶粉、色拉油等材料一起攪勻,做成面糊。 步
【藥材】銀耳30克。 【食材】瘦肉80克,大棗8顆,鹽2克。 【做法】 步驟1:銀耳泡發;瘦肉洗淨,切片;大棗洗淨備用。 步驟2:一起倒入砂鍋,炖熟後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益氣生津。適於脾胃氣陰不足所致的厭食症。 【食法】吃菜飲湯,佐餐食用。
【藥材】人參末2克,薤白末8克,防風末8克。 【食材】豬腎1對,粳米80克,蔥白3克。 【做法】 步驟1:豬腎洗淨,刮去臊腺,以上藥材裝在豬腎裡;粳米淘淨。 步驟2:粳米入砂鍋煮熟,放入豬腎,小火煮2小時,下蔥白再煮2分鐘即可。 【功效】益胃健脾。適用於老人氣弱、頭暈、耳聾等症。 【食法】空腹食用,喝粥吃腎。
【藥材】黃芪10克。 【食材】鲫魚400克,豬瘦肉180克,豆腐、粉絲各120克,莴筍葉80克,生姜10克,蔥8克,料酒20毫升,白砂糖、鹽各3克,炒枳殼、味精、胡椒粉各1克,醋5毫升,植物油、鮮湯各適量。 【做法】 步驟1:鲫魚宰殺後去鰓、鱗、內髒,切鹹魚片;豬瘦肉去筋膜,洗淨瀝干切片:豆腐切塊;粉條溫水浸泡後切段;莴筍葉洗淨擇好。全部食
【藥材】黨參8克。 【食材】粳米80克,紅糖10克。 【做法】 步驟1:黨參溫水浸泡2小時,切片;粳米洗淨。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下入粳米和黨參片,煮成粥即可。 【功效】補中益氣。適用於倦怠乏力、病後氣血虛弱等症。 【禁忌】不能與藜蘆、五靈脂等藥同食。 【食法】每日2次,早晚溫熱服食,酌加紅糖。
【藥材】牛鞭80克,狗鞭8克,母雞肉400克,花椒3克,生姜5克,料酒15毫升,味精2克,鹽5克,植物油10毫升。 【做法】 步驟1:狗鞭油砂炒酥,溫水浸泡40分鐘,刷洗干淨;牛鞭熱水發脹,去淨表皮,剖開、洗淨,冷水浸漂40分鐘;肉苁蓉、枸杞洗淨,裝入紗布袋內,扎緊袋口。 步驟2:砂鍋內加水,放入牛鞭、狗鞭,煮沸後撇去浮沫,投入母雞肉和花椒
【藥材】人參2克。 【食材】嫩母雞1200克,蔥、姜各5克,料酒10毫升,奶湯15毫升,鹽5克,味精2克,植物油10毫升。 【做法】 步驟1:人參洗淨,切薄片;母雞宰殺。煺去毛樁,去除內髒,剁去腳爪,沸水氽燙後撈出,洗淨,瀝干。 步驟2:鍋入植物油,放入蔥、姜,煸出香味,加料酒、奶湯、鹽和味精,煮沸幾次後,揀出蔥、姜。 步驟3:湯汁